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134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4)

第134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4)[第4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柴绍出世于世代公卿之家,祖父柴烈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州、梁州刺史,封为冠军县公;父亲柴慎为隋朝太子右内率,封钜鹿郡公。

2. 跟随李渊起兵:

出身贫寒:与凌烟阁中很多出身王谢望族或官宦世家的功臣分歧,张亮出身贫贱,年青时以务农为业,是从底层一步步崛起的人物。这类出身背景使他在行事气势和政治寻求上能够与其他功臣有所差别,也让他的斗争过程更具传奇色采。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在太原起兵。殷开山决然投奔李渊,被召为大将军府掾,参与军霸术略,成为李渊的亲信之人。他跟从李建成霸占西河,立下军功。

李世民暮年的政治考量:李世民暮年能够对功臣的虔诚度更加敏感。经历了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等一系列政治动乱后,李世民对朝廷内部的稳定格外正视。在这类环境下,任何能够威胁到政权稳定的身分都会被高度存眷,张亮的行动和被控告的谋反罪名,使得他成为了李世民保护政治稳定的捐躯品。

隋朝时,长孙顺德任右勋卫,为回避高句丽战役,窜匿于太原,后被李渊收留成为门客。

3. 屡立军功:

5. 身后荣宠:长孙顺德不久后病逝,唐太宗为其停止上朝,派人前去记念,追赠为荆州都督,谥号襄。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追改封为邳国公,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赠开府仪同三司。

总的来讲,长孙顺德是唐朝的建国功臣,为唐朝的建立和初期稳定立下了军功,但他居官时的贪婪行动也为本身的人生留下了污点。不过,唐太宗李世民念及他的功绩,对他较为宽大。他的经历反应了唐朝初年政治环境的庞大以及唐太宗对功臣的态度。

武德二年(619),殷开山兼陕东道大行台兵部尚书,旋擢任吏部尚书,随李世民挞伐王世充,以军功进册封位为郧国公。后又随李世民挞伐刘黑闼,于途中病卒。李世民亲临丧,哭之甚恸。殷开山身后,追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贞观十四年(640),诏与淮安王神通、河间王孝恭等以佐命功配飨高祖庙庭。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命绘制长孙无忌、殷开山等建国功臣24人图象于凌烟阁。高宗永徽五年(652),追赠司空。

2. 参与晋阳起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