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2)[第1页/共5页]
4. 人物评价: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他“浏览古今,心术明正通达,面对危难不改时令,仕进没有私结朋党,所贫乏的是直言规谏”。后代学者也以为高士廉是一代明相,他平生才望颇高,办事谨慎公允,在天子、同僚中都有很高的声望,深受天子的重用、同僚的尊敬。
尉迟敬德对唐朝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军功,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阐扬了首要感化,是以深受李世民的信赖和正视。
尉迟敬德(585 年 - 658 年),原名尉迟恭(一说为尉迟融),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隋末唐初的驰名军事家、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在官方,尉迟敬德与秦琼一起被尊为门神,用以驱鬼辟邪、祈福求安。
编撰文籍:他还与褚遂良等共同编撰了《晋书》,这部史乘在史学界具有较高的职位。别的,他还参与撰写了《大唐仪礼》《令》《格》《式》《贞观律》《文思博要》等文籍,为唐朝的轨制扶植和文明生长做出了首要进献。
管理蜀地:窜改了蜀地的不良民风,兴建水利,让百姓受益,还创办黉舍,进步了蜀地的文明程度。
归天: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在长安的家中归天,享年七十八岁。唐太宗李世民赠其为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景武”。
安定萧铣:隋末萧铣占有荆州,李渊建立唐朝后任命李靖前去安抚。李靖率军到达硖州时被萧铣的军队反对,李渊得知后曾命令正法李靖,但在硖州都督许绍的要求下得以赦免。厥后,开州少数民族首级冉肇则背叛,率兵侵犯夔州,李靖带领八百兵士偷袭冉肇则的大营,后设伏杀死冉肇则,俘获敌军五千多人。此战后,李渊对其错误既往不咎,并下旨犒赏李靖。武德四年(621),李靖向李渊陈述了十条攻取萧铣的战略并被采取,他受命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再次征讨萧铣。李靖趁雨季萧铣未作防备之机出军,击败文士弘,缉获四百多艘舟舰,并率马队攻至江陵城,围困萧铣,终究迫使萧铣献城投降。此战后,李靖被封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
扬威岭南: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任命李靖为检校荆州刺史,并赐与任命官职的特权。李靖到桂州招安岭南各地的军阀首级,授予宁真长、冯盎、李光度三人分歧的官职和爵位,使岭南全数归降唐朝,以后唐高祖李渊授予李靖岭南道安抚大使和检校桂州总管。
2. 唐初军功:
3. 首要进献:
编撰册本:参与编撰《氏族志》《文思博要》等册本,为唐朝的文明扶植做出了进献。
4. 暮年及归天:暮年的房玄龄常常疾病缠身,但唐太宗还是委以重担。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情发作,唐太宗下诏让他带病统管留守长安的事,随后病情减轻,坐着担舆(yú)进入玉华宫。唐太宗派名医救治,卖力炊事的官员每天送御膳,但房玄龄终究还是病重归天,享年七十一岁。唐太宗因他的归天哀思非常,停止臣子朝见以记念三天时候,并下诏追认房玄龄为太尉、并州都督,谥号文昭,将其安葬在昭陵。
3. 暮年及身后:
2. 帮手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