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131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1)

第131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1)[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5. 梁国公房玄龄

俘辅公祏:武德六年(623 年),岭南地区尚未安定,李孝恭遣使招安,岭南四十六州皆来归附,江南根基安定。同年江东枭雄辅公祏背叛,李渊诏令李孝恭为行军元帅前去讨伐。武德七年(624 年),李孝恭节制多路兵马攻打辅公祏,采取死守堡垒、奇袭粮道等战略,屡战屡胜,终究活捉辅公祏,安定兵变,官拜扬州多数督。

3. 莱国成公杜如晦

策划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屡建功劳,引发太子李建成的顾忌。李建成数次侵犯李世民,并与齐王李元吉暗中勾搭后宫嫔妃,在唐高祖李渊面前多次诬告李世民。杜如晦和房玄龄以为先发制人才气转危为安,劝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厥后,他们参与运营了“玄武门之变”,帮忙李世民胜利登上皇位。

7. 鄂国公尉迟敬德

3. 担负宰相:

魏征对唐太宗期间的政治稳定、经济生长和文明繁华起到了首要的鞭策感化,帮忙唐太宗初创了“贞观之治”。他的谏言和思惟对后代的政治轨制、文明传统和社会代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宋国公萧瑀

高宗期间: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唐太宗病逝,临终前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同年六月,太子李治继位,封长孙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扬州都督,对于他的进言,唐高宗每次都优先采取。

18. 郯襄公张公谨

4. 郑国文贞公魏徵

贞观十四年(640 年),李孝恭病逝,长年五十岁。唐太宗为其素服举哀,他获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元”,被供奉在高祖(李渊)庙庭。

暮年盘曲:魏征出世王谢望族,但暮年家道中落。他幼年时父亲便归天,因不善运营家中财产,削发为羽士。隋末天下大乱,他前后投奔瓦岗军、窦建德,窦建德兵败后又再次归唐。

19. 卢国公程知节

17. 陈国公侯君集

15. 邳襄公长孙顺德

参与史乘编辑:贞观三年(公元 629 年),魏征迁为秘书监,开端参与朝政,并校定古籍。贞观十年(公元 636 年),魏征用时 8 年领编修撰完成《隋史》等史乘,他对各史“多所损益,务存简正”,使这些史乘获得“时称良史”的赞誉。

成为秦王府幕僚:唐高祖李渊安定长安后,杜如晦被秦王李世民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不久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秦王府中有很多英才被外迁,房玄龄向李世民保举杜如晦,称他是帮手帝王的人才,李世民便上奏留下杜如晦担负秦王府属官。厥后杜如晦跟从李世民讨伐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经常参议军中奥妙,深受同僚佩服,升迁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

1. 平生经历:

主张任人唯贤:他主张提拔有才气的人才,突破家世看法,不问出身,只要有才气、有品德便能够获得汲引和重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