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吴均与郦道元[第1页/共3页]
他法律严峻,不避权贵,在处所管理上获得显着效果。比如在冀州,他为政严格,使得奸人盗贼纷繁逃离,境内大治;在鲁阳郡,他上表建立黉舍,推许教诲,遭到百姓的畏敬。
除所着《齐春秋》三十卷被焚,着《通史》未竟而外,另有范晔《后汉书》注九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等着作,但大多因历代灾害失传。
丰富的水系信息:《水经注》以《水经》为纲,原书《水经》记录河道水道 137 条,而郦道元的注中补充到 1252 条,详细记录了每条河道的源流、地形、泥土、支流、湖沼等环境。比如对黄河、长江等首要水系的描述非常详细,为研讨中国当代水系供应了首要根据。
出身官宦世家,父亲郦范在北魏太武帝期间是超卓的智囊,曾担负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等职。少年期间的郦道元随父亲居住在青州,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文学代价:作者采取了文学艺术伎俩停止描述,笔墨灿艳美好,对山川风景的描述活泼逼真,是魏晋南北朝期间山川散文的集锦,具有很高的文学职位,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必然的影响。
2. 创作启事:当代地理册本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等各有不敷,而《水经》虽专述河道,但未记水道以外埠理环境。郦道元为了把本身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先人,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天下地理环境。同时,他以为地理征象不竭窜改,以水道为纲可描述窜改中的地理环境,且能突破当时报酬的政治疆边界制,表现他对故国同一的神驰。
喜好答题:从始皇开端请大师保藏:答题:从始皇开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但他的法律气势也获咎了很多权贵和豪强,为本身埋下了隐患。
郦道元(466或472—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南北朝期间北魏驰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太和十三年(489年),父亲郦范归天,郦道元秉承永宁侯爵位,后依例降为伯。
《水经注》是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先容:
3. 内容:
1. 出身与暮年经历: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南齐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在长安策动兵变。侍中、城阳王元徽平素忌恨郦道元,与汝南王元悦一起使归还刀杀人之计,鼓动胡太后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去监督萧宝夤。
梁天监二年(503 年),受吴兴太守柳恽的聘请,担负主簿,并常常与柳恽一起赋诗。
3. 史学进献:
1. 平生经历:
作品题材:
1. 作者:郦道元(466 或 472—527),字善长,北魏期间范阳郡涿县人。他出身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期间就爱好旅游,厥后游历各地,用心勘察水流阵势等地理状况。
吴均(469 年 - 520 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人。以下是对他的详细先容:
临川王萧宏将吴均保举给梁武帝,吴均得武帝赏识,受任为奉朝请。吴均曾上表要求撰写《齐书》,但未获武帝批准,因而暗里撰写《齐春秋》,共完成 30 卷。但是,武帝因实在录题目命令将其焚毁,并免除吴均的官职。不久,武帝又召吴均撰写《通史》,吴均尚未完成便归天,时年五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