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大唐:我都成刺史了,系统才激活 > 第11章 工坊计划

第11章 工坊计划[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自家小公爷哪儿都好,唯独占些过于懒惰。

敬川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哪怕是热兵器不好造出来,但改进版的诸葛连弩敬川能搞啊。

明天他筹办一气儿完成其他八个好评的任务,以后便将体系高高挂起。

这所谓的清闲王系同一点儿都不清闲,尽起些恶感化。

照这么下去,今后可如何为大唐奋勇杀敌。

别的工坊还好,能够搀扶本地商贾供应,但炼铁工坊必须紧紧攥在靠谱的合作火伴手里。

除此以外,绛州府的扶植还能获得源源不竭的精铁。

京兆杜氏生长于汉,强大于南北朝,到了隋唐更是关中地区数一数二的朱门望族。

必须得将产业也恰当的搞一搞。

身处大唐,不是敬川不想习武。

“没大没小的,有你们在,本公还用得着自保。”

但是,要想建工坊就得需求砖瓦石灰,捎带还得造几口砖瓦窑、石灰窑。

唐刀实在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夸大,动不动就几十、几百斤。

“贤弟有所不知,云丘山一带暮年间有两座铁矿山,大业末年因战乱荒废,如果由绛州府供应矿山,敬、杜两家供应秘术和工匠,官民合作,方为上策。”

如许设想才气便利持续的砍劈。

要想运输质料,还得需求大量的船只、车舆、牲口,配套的还需求有船埠、车行、牲口行。

当初为了打制四轮马车的转向机具和轴承等部件,敬川在长安郊野的敬氏庄园搞了个土作坊炼铁。

唐人的铁锹、锄头甚是笨拙,远不及后代的便利省力。

他晓得敬川的性子很随和,以是说话显得很随便,乃至还会常常和敬川插科讥笑。

敬川指了指杜荷手中的长刀,表达了合完工坊的设法。

敬川听后不由得神采一喜。

哪怕是一千把最浅显的铁锹也得需求两千斤熟铁。

杜荷天然也不例外,他捧着长刀把玩了好久,一时竟连为甚么来找敬川都不记得了。

长安地区传播一句鄙谚:“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说的就是长安城的韦氏和杜氏离天也不过一尺五。

只不过现在还用不上这类利器。

杜荷抽出宝刀细心打量好久,挥砍了几下尝尝手感,神情变得非常冲动。

是有着后代思惟的他,总感觉再好的技艺也抵挡不住热兵器的进犯。

“长孙家有两座矿山,阎家兄弟也善于炼制精铁,再有就是我们杜家了。”

由此可见,杜家在关中地区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商讨完闲事,三人各自回房歇息。

唐人尚武,骑射第一,习文第二。

这口宝刀做工极其邃密,刀柄、刀鞘各镶了两枚大大的宝石,一看就是马屁精专门用来奉迎自家主子的。

二百斤精铁差未几是阿谁土作坊一个月的产量。

第二天一大早,敬川将方略交与马周,又将水车等图纸交给了本身的工匠头子敬阿大,接着便筹办解缆前去武记酒家。

敬川连夜将造田方略写了出来,还附上了水车、铁犁、铁锹、锄甲等机具的图纸。

敬阿大二十出头,起初是敬府维修车舆的杂役,两年前帮敬川打制四轮马车被其看中,现在已是工匠的小头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