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母亲的也不能相信[第2页/共2页]
“他这到底去哪了?我这个做母亲的内心没有一点底儿,实在是放心不下呀。”
现在蜀王府的一干人等,内心都有些惴惴不安。
单单放逐凉州,那必定是要在姑臧待着,谁没事跑到两邦交界的金州来。
这里也算得上是两邦交界之地,蜀王才十七岁,这如何能不让蜀王府的人担忧?
她立马喊来岑文本和长孙琳两人,在一起商讨对策。
段志玄微微点头,说道:“苦中作乐罢了。”
现在还不到李恪正面和大唐产生抵触的时候。
幸亏有岑文本在,他一力担起了照看王府世人的担子,还时不时安抚杨妃,奉告她蜀王是不会有事的。
而长孙琳的心中就更煎熬了,要说蜀王府的人能够还猜不到李恪到底要干吗,但她长孙琳心中已经笃定了,李恪就是要叛逃!
信里简朴的提及了唐军在音兴城外的遭受,先是请罪,言说雄师攻城倒霉,而后就提到蜀王拿下吐谷浑的动静。
别的不说,就单单看李恪从长安解缆,半晌不断的往金州赶,长孙琳心中就如有所悟了。
比及下人们都出去了,杨妃有些忍不住了,开口问道。
并且途中长孙琳和李恪的那番对话,让长孙琳发明,李恪对她父亲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都有不浅的怨念。
比及两人撤到李大亮处后,三人一经商讨,都感觉此事极其不成思议,最后考虑笔墨,上了一道联名密信。
杨妃抽泣着说道:“莫非先生连我这个做母亲的也不能信赖吗?”
侯君集冷静地点了点头,忍不住又说道。
“岑先生,恪儿走之前有没有跟你说过甚么?”
金州,两今后。
李大亮叮咛完部下兵士,狠狠地瞪了两眼在一旁幸灾乐祸的段志玄两人。
考虑了半天,也只能让标兵紧紧的缀着这两千人了,不过李大亮内心好歹有一抹安抚,蜀王到底是陛下之子,该当不会对金州城做些甚么。
但是岑文本现在作为蜀王府世人的支柱,面上一丝一毫的担忧都不能透暴露来,反而如果不是鼓励世人,如许的压力也是让岑文本有些喘不过气来。
至于音兴城,现在他们三个恨不得装鸵鸟,就当本身啥都没看到,啥都没听到。
如果持续留在这,那就要卷入天家兄弟之争,父子之争的大旋涡里,这就实在是悲剧了。
“只但愿这事早些结束,我好调到别处去,传闻陛下有筹算征高句丽,还是那片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