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螯虫灾害![第3页/共3页]
吏部尚书杜如晦道:“螯虫以水为生,虫卵遍及渭南水域各地,想要永绝后患,还必须得旱上三年两载才行,陛下,此事无解,秋收之时,渭南不免会呈现一场饥荒,还得早做筹办才行。”
房玄龄面带不屑道:“好一个对事不对人,那老夫问你,现现在五姓七望有三家都与蓝田侯结仇,你御史台有八成的人都和五姓七望有干系,魏徵大人真能做到对事不对人的置身事外?”
五六位文臣都是一脸问号,有几人异口同声的问道:“陛下,土豆为何物?”
世人都堕入沉默当中。
“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这三个氏族,必定和蓝田侯不死不休,也定会想方设法的在御史台钻空子安排一些谏臣去谏言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
“再加上现在渭河水位降落,再难供应一次稻田灌溉,想要再次耕作几近是不成能了,就算幸运耕作一波,不免会被螯虫再次粉碎掉。”
未几时,李二摆开仪仗队,带领文官们解缆三河村。
李二看向群臣问道:“诸位,可有奇策处理渭南的螯虫灾害?”
李二神采一喜,当即起家笑道:“哈哈,总算是有一桩丧事了,没想到土豆这么快就成熟了。”
庆修呵呵笑道:“听御史大夫的口气,倒是有指责本侯有劳民伤财的怀疑。”
因为气候酷热,庆修在院子上方搭建了一块油布用来防晒,院子里也放着很多盆冰块,比拟内里,院子里的气温也较为风凉。
魏徵沉吟道:“如此一来,渭南四五十万人就要受灾,秋灾不比夏灾,夏灾对峙一下还能对峙到秋收,但秋灾恐怕要等年后的这个时候,要赈灾四五十万人一整年……哎。”
魏徵点头道:“岂敢指责庆侯?本官心想,看庆候如此糜费冰块却涓滴不慌,想必也是把握着大范围的冰窖,本官只是有些感慨,人与人的差异之大,已经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
世人闻言,颇感震惊。
一名六十岁摆布的老者,穿戴一身处所官员特制的官服,正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
长孙无忌点头叹道:“哎,此事无解,此事无解呀!”
“这……的确闻所未闻!”
固然炽烈难当,但也不及人们脸上带着的热忱笑容,叫卖声也是不断于耳,街边卤肉的摊位飘零着浓烈的香气,引的二人也是垂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