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最牛婚书[第2页/共4页]
谁也没想到高畅俄然现出身来,从高尧的手中抢过荆条说,“太便宜了他”,叭地一声抽在高大的背上,固然隔了几层衣服,还是疼得高大一抱肩膀。高大恳求道,“好姐姐,你不是家里人啊?真下得去手。”
陈九媳妇先过来,对高大道,“高大人,小女子要打你,你可不要见怪,只因为这是需求走的过场,你临时忍忍。”说着挥了荆条在高大的腿上悄悄地抽了两下,并说,“高大人,想来小女子这辈子也只要明天敢打你了,你千千万万莫要怪下来。”
高慎行举杯说道,“小侄高大大喜之日,有西州郭大人以及交河、柳中两县父母亲临,有岳、陆两位牧监参加,慎行感受蓬荜生辉,面上有光。特别是郭大人亲身为媒,更乃小侄之幸。慎行不堪感激!现在以薄酒一杯,替我五哥报答各位的美意……喜庆之日,请各位大人与高某同饮此杯!”
郭大人面色稍缓,说道,“明天若不是贤侄大喜之日,我都不会与你好好说话,再到期不完,摸摸你的乌纱还在不在?”
高大极力回想高家畴昔之事,在脑海里那些相干的影象中,高大的那些伯伯们,有的热中功名,有的糊口放浪、有的志大才疏。官宦后辈的那些不良风俗多多极少都占到了一些;只要这位六叔最是淡薄名利、重情重义,对待老婆的豪情也始终如一,从未传闻过有沾花惹草的行动。在兄弟六人中对高大也最是体贴,很多处所乃至赛过了高大的父亲。
这绝对是全西州最牛气哄哄的婚书。
新娘打扮打扮后,要迟迟不出门,直到新郎多次哀告方才起家。临出门前,村正佳耦代替娘家人将盖头蒙在柳玉如的头上,世人扶了她上车。这时又有好些村正的邻居、村人们把车围住,不让车走,这叫做“障车”,表示对新娘的惜别之情。随行的高峪晓得该如何办,取出一把把的铜钱,分头披发,世人接了铜钱,这才让开了门路。
缨,是一种彩色的带子,唐朝的女子自订婚后就系于头上。是以,只要看到一个女子头上戴了“缨”,就申明人家已经订了婚了,媒人一看,就不再上门。而柳玉如头上的缨,则是高大明天头一次去村正家时为她系在头上的。
又有傧相过来,拿剪刀在两人的头上各剪了一缕头发,拿了彩线系在一处,作为结婚的信物,称为“合髻”,走过了这个典礼,才可称做结发伉俪。
这位高慎行大人,高大的六叔,真不愧是个太祝,把高大与柳玉如的婚礼按着端方一板一眼地排练下来,让在场的各位也大开眼界。
中间围了很多村民,闻言俱被陈九媳妇逗乐了,有人说,“我还没有见过做娘家人如此低声下气的,不如让他打你吧,更像。”陈九媳妇禁不住世人轰笑,将荆条一丢,捂着脸跑了。
大唐西州交河郡柳中县牧场村男高大、女柳玉如,今凭西州都督郭孝恪为媒、太常寺太祝高慎行动保、柳中县令莫少聪柳中牧监岳青鹤为证,两边缔亲,备到纳聘彩礼多少,所愿伉俪偕老,琴瑟调和,今立婚书为用。贞观十七年十仲春十九日(郭孝恪、高慎行、莫少聪、岳青鹤具名)
因而高大回到屋里,把柳玉如叫出来。在坐的人中,郭大人和两位县令还没未见过柳玉如的真脸孔,一见之下,三人异口同声向高大恭贺娶得如此佳妇,大师又说了些祝贺的话,郭大人起家,叮咛部下筹办回西州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