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白狼山水间(十)[第1页/共4页]
接下来会商的题目,就令两人感到非常挠头了。一个是粮食题目。别看冯道带回了几车粮食,但颠末简朴的计算和评价,这些粮食就算再省吃俭用,顶多也就能够保持白狼山近千军民不到一个月的保存。现在离后山耕作的地步收成另有起码三个多月,也就是说,白狼山的粮食缺口在两个月摆布。冯道带领车队进山的时候也发明了契丹游骑,是以,要想持续从榆关往白狼山运粮的风险会更大,特别是当两军开战以后,这类能够性微乎其微。
“呃......这个恐怕有点难度啊......”李诚中有些为莫非。
“心愿?”冯道对这个词眼有些陌生。
冯道好似没听到李诚中话里包含的意味,只是抓着最后一句道:“李御侮言出必随,到时候可不能忏悔!”
白狼山分西山和东山两部分,中以玄水豆割而开。军寨所处的位置在东山的南麓,离山口仅仅一里多山路。山路固然难走,但在杂草灌木的覆盖和讳饰之下,李诚中也看到了一条部分损毁的山道,山道说宽不宽、说窄不窄,可容车马通过,冯道带领车队进山的时候没有发明这些山道,不然一个时候就能从山口到达军寨,哪用得了半天的工夫。只要颠末简朴的平整和保护以后,这条山道就能重新启用,对此,李诚中非常对劲。
另一个比较头疼的题目就是如何过冬。军寨中有现成的窑洞能够住人,但是夏季顿时就要到了,这些窑洞还需求重新整修,要将洞口的门做好,如许才气挡住北风。这个工程量不小,需求顿时开端。别的就是过冬的衣被题目。冯道带返来两车布帛,能够用这些布帛缝制过冬的衣被,但因为冯道在榆关逗留的时候较短,带返来的布帛仅够兵士和民夫制作冬衣和冬被,没有更多的布料来顾及那些逃入山中的百姓。这些百姓的冬衣和冬被题目该若那边理呢?
既然这里即将成为李诚中的新家,李诚中天然是要对白狼山停止更深切体味的,他在等候冯道的这几日也没闲着,找来三位村中耆老,详细体味了白狼山的地形地貌,有些处所还亲身去实地考查印证了一番。
冯道返回白狼山以后,李诚中悬了好几天的心才终究结壮下来。临时非论平州刺史府和兵马使衙赐与了他多少物质和兵力上的支撑,他最巴望的权力终究获得了承认,这才是最大的收成,他忐忑不安的心也真正放了下来。看着面前的穷山恶水,他竟然从内心里生起了一种在家的感受。是的,这里,就是这座甚么都没有的白狼山,将是他穿越到这个期间今后的第一个家,不管这个家再穷再破,那也是他的家,是他颠沛流浪了半年以后真正能够让他安宁下来的处所。
“就是志向,或者说抱负!”李诚中赶紧翻译。
伴同冯道而来的另有张在吉调派来押车的五十名民夫,他们运送来十车物质。往阔别榆关五十里外的白狼山运送物质是一件非常伤害的活计,为了征募这些民夫,刺史府破钞了不菲的代价,除了每人一贯的重赏以外,凡是情愿插手此次运送的民夫,每户还分到了一斗粮食。
李诚中一愣:“可道老弟甚么意义?”
冯道又道:“李御侮细心看看,这些人是某从榆关遴选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第一批随我们驻守榆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