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西京变(十二)[第1页/共3页]
行至玄天门外,两人一眼就看到了要求面圣的太傅乌胤度,乌胤度还在不断高呼,吵得朱承明连连皱眉。现在乌胤度也看到了骑在顿时的朱承明和裴頲,因而当即起家,当众斥骂:“乱臣贼子,擅改国本,大家当可诛之!”
朱承明抚掌道:“正合某意!”
朱承明见大封裔仿佛态度有所和缓,心中一喜,道:“大鸿胪且去,朱某在此静候。”
朱承明道:“据高尧仁所言,乃是受命督办互市,也没甚么事。但毒手之处在于,高尧义已被圈禁在家,此人又是高尧义之子,想必然会晓得我们所谋之事。”
裴頲想了想,道:“晓得便晓得,王上称帝一事将来也不会瞒人的,就算唐廷晓得了,以现在的天下局势,他们也无可何如。不若由裴某走一遭,以本国之名,见一见他也好,裴某也想探听一些中原的真假。”
朱承明心中暗笑,晓得对方不会先开口,终究还是说话了。
折子一拟,天然又是递到大相朱承明手中,乌胤度一听,便晓得王上这是遁辞。渤海国王大玮瑎自从登上王位以后,便沉迷于歌舞升平、美人珠玉,国事向来不肯操心,乌胤度这些年早已对这个国王绝望已极,现在听了内侍的传话,更是悲忿,当即叫道:“王上昏聩,沉迷酒色,莫非想让祖上的社稷就此坍塌么!”
那近侍点了点,又进了玄天门,不久便出来,道:“王上说:‘大相秉政,乃国之轨制,一应军国事件,大相措置便可。教员若对朝廷政务有所指教,便拟折进谏。’”
建国公,建国公......大封裔俄然心中一动,想起了宫中阿谁夙来沉迷于豪侈享用的王兄,莫非......他又看向了神情自如的裴頲,却见裴頲冷不丁冲他悄悄眨了眨眼睛!
大封裔伸了个懒腰,起家道:“大相稍作,某去换衣。”
乌胤度愣了愣,终究起家,那近侍道:“王上说:‘教员竟有何事,便请明言,只是身材确切不适,就不见了。’”
裴頲得了朱承明派他前去西京的号令,便回自家府邸清算行装,比及了夜间时分,悄悄在烛光下翻开大封裔府上所得的纸卷,只见上面写了一行字:“王上受困,不出禁中。今着裴頲策划,或求于大唐,或收整边关军伍,以清君侧,速宜。”纸卷上加盖了王弟大封裔的私印。
大封裔耻笑道:“大相公然忠心?那便撤掉军士,辞去相职吧,以后我们再说这件事情。”
裴頲忙笑呵呵的谢了,又恭维了朱承明两句。朱承明俄然想起一事,道:“西京来信,说是有唐使受命前来,扣问该当怎生相待。提及来也是风趣,这个唐使名唤高超博,便是右领军卫大将军高尧义的一个庶子,也不知如何就得了唐国的官身,成了使者。裴少监觉得此事该如何做?”
乌胤度气呼呼的又坐了下来,一遍遍的持续高呼着:“老臣叩阙,要面见王上!”
裴頲问:“这个唐使来西京何事?”
朱承明一肚子肝火,终究忍不住起家拂袖而去,裴頲跟在他身后也出了大封裔的府邸。
有了这么一出变故,朱承明也没心机和裴頲谈笑,简朴交代了几句,便打马自回府邸。
这句话一出口,朱承明脸有得色,望着大封裔,浅笑不语。大封裔倒是心中一惊。渤海国共有三等爵位,建国公、建国子和建国男,但除了暮年随建国之主大祚荣的那些老臣得以册封以外,已经百年没有将爵位封赐给任何人,没想到王上竟然封给了朱承明,并且一封就是最高的建国公,莫非王上就不想想,如许一来,面前之人已经位极人臣,将来已是赏无再赏,封无可封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