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白狼山水间(六)[第2页/共3页]
老头们的眼神里,李诚中看到的是那份劳动后的高兴和神驰,他鼻子有点酸,忍不住眨了眨眼睛。
李诚中气道:“但是契丹人不退如何办?你们还能在这里躲上一辈子?如果他们有一天进山了,你们还能逃到那里去?”
冯道坐在李诚中身边,俄然问:“李御侮真不带他们走?”
李诚中感觉冯道是个能够交心的人,固然是个儒生,却不是冬烘,是以就一条条把帮忙百姓干活的好处解释了一番。大略不过是兵士来自百姓,帮忙百姓就即是帮忙本身,有了百姓的支撑,作战就能获很多少多少好处,这些事理都是他穿越前在军队从戎的时候被指导员灌脑所得,固然看似冠冕堂皇,有些给冯道讲大事理的感受,讲到最后他本身都感觉教条得很,无趣得很,但冯道却听得津津有味。
就李诚中的内心来讲,他是以为应当留下来的,除了老头们的哀告以外,甲士的任务感也让他不容推让。这就是当代甲士和当代乃至近代甲士最大的辨别之一。当代参军更多的启事是为了从戎吃粮,此中一些优良的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当然也不乏保家卫国之士,但那属于凤毛麟角;近代甲士则多了规律练习和名誉养成,有了这两样东西,近代军队面对当代军队的时候,几近能够用一面倒的搏斗来描述;而当代甲士,则更夸大甲士的任务感,他们晓得为甚么兵戈,晓得为谁而战,固然只是看似很简朴的一点窜改,却能够让他们在面对近代军队的时候具有更加固执的作战意志,更加果断的捐躯决计,以及更加矫捷的战役体例。当代军队相较于当代、近代军队,能够忍耐更大的伤亡率,偶然候这类伤亡忍耐力几近达到100%!以如许的意志作战的军队,在必然前提下几近能够忽视设备上的庞大差异,获得终究的胜利。
另一个姓程的老头上前一步,插话道:“将爷,碣石山在那里,某等不清楚,但是白狼山下的地步,某等是从祖辈就开端耕作的,实在是舍不得啊。那些逃入关内的乡邻们,只要契丹人退了,想必都会返来......”
望着面前军寨内的一堆堆篝火和欢声笑语的百姓及兵士,他堕入了深深的深思。
刘老头和别的两个老头对视了一眼,期呐呐艾道:“都头是个珍惜百姓的好官,老头子们都看在眼里......”
看着后山那几处冒着热气的温泉,李诚中非常无语,他细心察看了一下,那些温泉冒出来的热气中硫磺的味道并不浓烈,并且耕地都离那些泉眼处较远,远远不会受其影响,但却处于暖和的地热范围中,估计就算下了大雪,雪也必定会很快熔化,反而成为滋养地盘的水分。对于这类地热资本的超前应用,他除了深深佩服外,只能暗自解嘲:“谁说穿越人士就必然知识抢先?前人的才气但是远远超出先人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