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西京变(七)[第3页/共3页]
当夜,高超博醉了,不管幼时大伯一系如何对本身不好,不管本身当年被发配至燕郡过程中大伯是否起了首要感化,高超博都不筹算穷究了。毕竟都是一家人,本身现在也算是有了不小的成绩,高氏朱门总要承认本身了吧!以是,他喝得很多,在两个族兄面前实在痛饮了一番。
高超安忙问究竟,高超博便将一应颠末一一道来,只不过此中坦白了很多不为外人道的事情。高超安就在城门口听完了高超博的论述,这才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庶弟尚不知家中内幕,只是不知怎的竟然走了狗屎运,成了大唐的官员,也算是好命!戒心即去,以眼神表示摆布军士不成妄动,这才终究上前,挽着高超博的臂膀一起入城。
第二天,等高超博醒来已是中午,高超安本想再劝他于正州多歇两日,高超博却归乡心切,急于上路,高超安便只得点了二百军士一起同业。高超博见这位嫡兄亲身护送本身回西京,觉得对方是看本身“唐使”的身份才如此宠遇,不免又是一番唏嘘感慨。
现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正州是一线对敌之所,每日只开两个时候,现在早已封闭,他也不敢随便放人,便在城头大声问道:“上面但是唐使?现在城门已闭,不好随便开城,还请贵使将文书奉上来,验过以后才好开门迎候。”说完,命人将吊篮坠至城下。
高超安等篮子拉上来后,取过两份文书细瞧,看模样仿佛是真的,心中更是迟疑,想了半天,还是一咬牙:“开门!”
渤海国左领军卫中郎将高超安闻得军士来报,有大唐使者叩城,不免好生奇特。在他有生以来的二十余年里,向来没有传闻过大唐使者前来渤海的事情,有的只是渤海使者年复一年去大唐的朝贡使团。并且自奚人、契丹人接踵隔断营州道后,这些朝贡使团都是乘海船从海劈面的登州登陆,几近没有从正州陆路往长安去过。只要前几年鸿胪寺卿、王弟大封裔曾经带领使团走过营州道,路过正州。
只见城下十驾大车,数十骑者,大多是行商及侍从穿扮,只正中簇拥着一个年青人,貂皮锦裘,似有几分华贵之气。贰心中好生迷惑,既无兵员又无旌节灯号,看上去倒像个行商旅团,哪有使者的模样?并且这为首的年青人模糊中有些面善,却一时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
回家的感受真好,以是高超博睡得很结壮,可他睡得安闲,高超安和高超翔两兄弟就不是那么安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