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唐西域少年行 > 第110章:碧波尽染英雄血(十)

第110章:碧波尽染英雄血(十)[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天而降的崔凝母子对裴夫人而言可谓好天轰隆,她本觉得自家后宅固若金汤、夫君之心尽在指掌,孰料威胁来得猝不及防。恼羞成怒的裴夫人需求一个明显白白的解释,可王正见恰好没法给她一个了了的说法。

遣散契丹、靺鞨轻骑的素叶军、真源马队队趁机清算好阵列,幸存的神臂弓、庭州砲霹雷隆向北,压抑住了行宫墙头的八弓弩。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冬,进京朝拜贤人的王正见与王忠嗣在长安西市救下崔颖、崔凝姐妹。崔颖与王忠嗣暗生情素,于开元二十七年诞下一子,本身却因难产而死。

“兄长大恩,没齿难忘。”王正见深知王忠嗣不肯他涉足党争太深。

行军途中,王正见放出信鸽奉告素叶军田乾真部意向,却迟迟得不到覆信。而曳落河本就先行一步,更兼马疾如风,王正见顾不得等王霨复书,唯有日夜兼程,循踪追逐叛军。

“撤!”田乾真胡乱抹了抹脸上的血,不再恋战。行宫内的平卢军也随之而逃。

“安然就好,汝兄长安在?”

王正见与王忠嗣同出太原王氏,只是王忠嗣一房乃旁支,且早已搬家华州郑县。两人在朝中结识后,一见仍旧,兼本为同根同源,干系愈发密切。

以后数年,王忠嗣官职越升越高,入朝的次数却越来越少。偶尔来京,也只远远看王霨几眼。王正见也因升任北庭副都护,分开长安。

不料一语成谶,天宝六载(747年),圣性命王忠嗣不吝代价强攻石堡城,王忠嗣方命不从,李林甫趁机构陷,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

王正见略略提了几句长安的风云变幻,王忠嗣拍栏长叹:“欲令智昏、授人以柄。”

愈发可贵的是,王霨智过万人,却不失赤子之心,奉国以贞、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他晓得出身后,奉养王正见益发恭敬,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蒲月初三中午(中午十二点),北庭军到达睢阳城西五十余里时,标兵俄然落空曳落河的行迹,正寻觅间,气喘吁吁的柳萧菲不约而至……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已升任河东节度使兼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趁后突厥汗海内哄,奉诏出兵北伐,大破右杀,威震漠北。西叶护阿布思率同罗部千余帐内附,威胁大唐北疆六十年的后突厥汗国摇摇欲坠。

两地本有驿站相通,可自叛军南下,沿途州县叛降不定,曳落河轻骑四周,驿道时断时续,来自素叶军的信鸽也日渐希少,王正见没法及时体味睢阳战况,更加担忧。

“然也,某在碎叶舰上看的一清二楚。”王霨抽出横刀:“素叶牙兵,随某杀入行宫,裁撤绞轮,救出监军!”

见王霨对王珪的性命安然非常在乎,并不忌恨其搅乱战局,王正见老怀大慰:“忠嗣兄长,霨儿芝兰玉树、允文允武,某总算没孤负汝之拜托。”

王正见当机立断,命雄师出城踏破叛虎帐盘,消弭南阳之围,然后命北庭副都护元载留守南阳,本身亲率万余精骑,追杀曳落河而去。苏十三娘则带着公孙门弟子和北庭标兵,一马抢先,不竭看望叛军的蛛丝马迹。

闻喜裴氏扎根三晋千年,人称“豪杰俊迈,摩肩接踵;名卿贤相,茂郁如林。”虽略逊于五姓七望,却也是大唐响铛铛的王谢世家。

孰料王霨吉人天相,碎叶城外坠马昏倒,竟得天授之慧;西郊马球场遇险,以车阵破马匪。入朝为官以来,一桩桩、一件件,手腕虽还稚嫩,却天马行空、羚羊挂角,聪明睿智若高翁、心机深沉如李林甫,也常猜不透王霨之企图,令王正见深感青出于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