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碧波尽染英雄血(十四)[第3页/共3页]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吾兄自幼长在深宫,由贤人扶养成人,岂能背弃君父?君父有错,最多直言强谏,毫不能违逆犯上、不忠不孝。”
史思明大纛的兀然落地,令在五牙战舰上观战的永王大吃一惊:“北庭军竟然……竟然斩杀了史思明!?”
通济渠上,江陵军海军在素叶海军帮部下,勉强抵住平卢战船的守势。五牙战舰和千泉山号运输舰则一前一后,停靠在岸,筹办策应唐军撤退。
“可爱的史思明,可爱的永王!” 槊血满袖的王霨回顾瞄了眼战死疆场的素叶军袍泽,且恨且悔且怒。
“嗯?”王霨堕入利诱。
鏖战至今,两边的底牌悉数打出,只剩下硬对硬的碰撞,果如田乾真所料,孱羸不堪江陵军刹时土崩崩溃,北庭、安西、素叶马队当然凶悍,无法人困马乏,固然一次次击退室韦、靺鞨轻骑的围攻,从乱军当中保护永王不竭南撤,行进的速率却越来越慢,伤亡的人马也越来越多。
悔的是,当断不竭、反受其乱。按照宿世影象,王霨深知永王志大才疏。在之前的汗青轨迹中,李璘的谋反的确就是场闹剧,手握重兵却轻而易举被忠于唐肃宗的高适击败。故而当高仙桂传达李璘不准退兵的军令时,王霨第一反应就是方命不遵。可碍于王正见的训戒,王霨不得不愿意行事,导致唐军丧失安然撤退的良机。
唐军虽强,田乾真却知其已是强弩之末。自铁锁横渠始,素叶军已鏖战数个时候,兼之在行宫中遭受火攻,可谓人困马乏;北庭军疾行数百里,不待休整便投入战役,后力不敷;安西军靠的是一股血勇支撑,难以耐久。至于江陵军,不过是些滥竽充数的模样货,底子不敷看。
江陵军簇拥着永王松松垮垮追到行宫北数十丈远之时,西边树林里俄然飞起了数只苍鹰。
念及至此,田乾真俄然愣住了,他认识到本身忽视了一个非常首要的题目……
“永王殿下有令,全军追击!”江陵的号令,挡住了王正见的训儿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