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碧波尽染英雄血(十三)[第2页/共3页]
离京之前,高力士在张德嘉宅中密会高仙桂,宣读贤人手谕,命高仙桂、尉迟胜、卫伯玉诸将尽力帮手永王,击退叛军后,将攫降低舍屯为安西多数护、高仙桂为安西四镇节度副使、尉迟胜为安西长史、卫伯玉为安西兵马使。
“霨郎君太聪明了……”面露苦笑的高力士摇了摇手,拦下高仙桂的诘问:“仙桂郎君,到江陵后,万事以永王殿上马首是瞻。不过殿下调兵遣将之举,也望仙桂郎君用飞奴及时密报于某。”
高力士的叮咛令高仙桂汗流满面,贤人对永王既倚重又防备,这趟差事可不好办。
“诺!”苏十三娘挥剑道:“公孙门弟子,上马!”
王勇见状,当机立断,与马璘二人一左一右,各率一部北庭铁骑,若两条出水蛟龙,沿着卫伯玉冲开的血路,扩大战果。张巡、雷万春、南霁云、李纪等人则带着真源马队队、素叶骑虎帐、黠戛斯马队紧随厥后,唐军统统的马队在卫伯玉英勇带领下,自发凝成一柄利刃。
杀红了眼的田乾真与北庭别将马璘错马而过,不过一眨眼的工夫,两柄长槊已比武数回合。二人气力附近、棋逢敌手,谁也没法完整击垮对方。
“李璘小儿还没动?”史思明举着单筒望远镜敏捷扫了眼疆场,只见浓烟深处,战旗乱卷、人马交叉:“行宫里的一把火,适时王正见父子胆怯,不成器的蠢材们如何还在与敌对峙?”
“该死,若霨弟丧命于此,某可如何向霄云交代!”世上独一能让高仙桂将圣命和任务抛在脑后的,也就是阿史那霄云的喜和忧了。目睹平卢军在史思明大纛批示下,黑压压冲向北庭军和素叶军,高仙桂压抑不住胸中焦炙,筹算再次请战。
“史思明敢如此大胆?”猜疑不已的田乾真此时非常记念远在幽州的田承嗣,他实在看不透史思明的真假。不过他宁肯托其有、不敢信其无:“若史思明意在青密,那其南下攻伐不过是个障眼法,令某从南阳赶来助战恐怕来意不善。”
“高翁,素叶军兵力远在安西、于阗残兵之上,霨弟之才更胜某万倍……”高仙桂道出心中迷惑。
“素叶海军不但有战舰,另有运输舰可为退路……”王正见孺子可教,甚是欣喜:“传令,命王兵马使、马别将且战且退,勾引敌军至大堤之前。”
当然,贤人的手谕未经中书门下,只是个承诺,可否兑现尚是未知之数。但贤人下如此大的血本,可见他与永王所谋绝非纸上说的那么简朴。
而凡是有箭枝袭向卫伯玉,马璘的反击老是疾若雷霆,偶然羽箭还未射中卫伯玉,偷袭之人就已丧命每日弓下。
“令兄身亡,高家风雨飘摇,切不成节外生枝。”高仙桂的胳膊被于阗国王尉迟胜拽住:
“死!”面对密密匝匝的平卢马队,卫伯玉的一腔血勇若火山岩浆在体内澎湃涌动,他刀剑齐挥,断长槊、劈马首,浑若砍瓜切菜。
但不管史思明如何想,田乾真的惊骇反应使得曳落河与平卢马队的默契共同荡然无存,唐军马队的压力随之一轻。势若疯虎的卫伯玉一马抢先,带领安西马队凿透重重停滞,高呼“复仇!复仇!”,直奔史思明大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