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载良机(第三更)[第1页/共2页]
听着他的赞叹之词,李昌都城不晓得是惊还是喜。
“我哥舒翰平生遍交天下豪杰,阅人多矣,就未有如勇猛校尉这般豪杰,若不痛饮百杯,必是人生憾事!”哥舒翰一边说,一边拉着李昌国就走,一副非要痛饮千百的样儿。
安禄山长于追求,讨得杨贵妃的欢心,被杨贵妃收为义子,很得李隆基的信赖,李昌国去到长安向李隆基进谏说安禄山有反心,会让唐朝式微,李隆基绝对不会信。
安西都护府东西受敌,极其吃紧,王忠嗣提兵从陇西解缆,转战数千里,最后击破了两国联军,宣大唐兵威于异域万里以外,是唐朝的一件盛事。
“哥舒将军谬赞,李昌国愧不敢当。”李昌国谦逊。
他是李隆基朝的第一名将、策画家、李隆的假子、天子弟子……集诸多光环、万千宠嬖于平生,还真不把李昌国这个小小的校尉放在眼里。
哥舒翰有些不测,一愣神,提示一句道:“大帅,这不太好吧?高仙芝打下小勃律,不管如何这是大唐的盛事,安西都护府报捷使者颠末陇西前来拜访大帅,礼尚来往是需求的。”
李昌国面前的职位远远比不上李白,不能禁止安禄山造反,他要抓住统统机遇晋升本身的职位,最好是大权在握。要达到这一目标,堆集军功是最快的路子。
“礼尚来往?”王忠嗣轻视一笑,道:“这个李昌国打着前来拜访我的名头,实则是想游说我,要我出兵攻打石堡城。”
安史之乱不但是唐朝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的分水岭,一千多年畴昔了,中国再也没有规复盛唐气象。若能禁止安史之乱,使唐朝不式微,那是莫大功德,不管如何赞誉都不为过。
哥舒翰面现难色,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哥舒翰出了帅府,亲卫牵来战马,就要飞身上马,却见府外站着一个大汉,身长八尺,虎虎生威,傲视之间威猛自成,站在那边就象一头蜇伏的雄狮。
王忠嗣一裂嘴角,不无挖苦的道:“一个小小的校尉,竟然异想天开,真是妄图!”
“这个假子,这是在给我上马威!”李昌国多么样人,哪会不明白的,暗道:“离了你王屠夫,还吃连毛猪?你王忠嗣不去攻打石堡城,自有人去攻打,哥舒翰‘西屠石堡取紫袍’的曰子不远了。”
“兄弟,大帅军务繁忙,出去视军了,未在帅府。我们先痛饮一番,容我想想体例。”哥舒翰夺目人一个,当然不会说王忠嗣不见李昌国。
在当代,固然没有“仇敌的仇敌就是朋友”的说法,前人倒是明白这个事理。为了对于唐朝这个共同的仇敌,吐蕃和阿拉伯帝国走得很近,在天宝元年,两国更是组建了联军,攻打小勃律,想让吐蕃进入西域搔扰安西都护府。
“好!好!好一个豪杰豪杰!”哥舒翰眼中精芒一闪,把马缰抛给亲卫,小跑着过来,问道:“但是勇猛校尉?”
王忠嗣坐镇西北,既是防备吐蕃的利器,还是安西都护府的后盾,如果安西都护府不敌,他就要出兵,哥舒翰悄悄点头,深表同意。
说到此处,打量一眼哥舒翰道:“你想想,我这四镇节度使除了防备吐蕃外,还是安西都护府的后盾,如果安西都护府吃紧,我就得出兵声援。”
此人恰是李昌国,在这里等王忠嗣的答复。打量一眼哥舒翰,只见哥舒翰威猛不凡,身如铁塔,跑动间虎虎生威,不由得暗赞一个好字,道:“恰是鄙人。不知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