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收两京大局初定 弃富贵衡山归隐[第2页/共3页]
广平王李俶,号令副元帅郭子仪,统领仆固怀恩等各军将领,分为数路,去追击燕军。
但是此时,叛军的气势已尽。
郭子仪见初战受挫,强攻燕军不可,当即心生一计。他决定将计就计,采取诱敌之计,去毁灭仇敌。
官军与回纥军,对燕军前后夹攻,狠恶进犯、追逐叛军。
陕郡,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以西的陕县。
6
万箭齐发,无数的箭簇,像雨点一样射向敌群。
9
这时,叛军的正面,也俄然传来了唐军官兵的高喊声:
见主力溃败,局势越来越不妙,叛军主将御史大夫严庄,大将西京留守张通儒等,只得仓促商讨,放弃陕郡,向东仓促逃命。
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唐军攻占长安三日今后,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决定兵分三路,迂回合击东都洛阳的叛军。
在散开的灰尘中,回纥兵士,射出数十余箭。燕军这才发觉,中了唐军的诱敌之计。
十月中旬,燕军西京留守张通儒等燕将,集结从长安城中幸运崩溃出的残存军队,扼守要地陕郡。
10
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批示官军雄师主力,顺利的光复了陕郡。
十月二十一日,副元帅郭子仪,派部将张用济、浑释之,率兵攻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河内(今河南沁阳),迫降了燕御史大夫严庄。
燕帝安庆绪,固然措置国事昏庸,但久经战阵,军事经历非常丰富。
广平王李俶,束手无策。他一边向父贤人书申明环境,一边调集部下,筹议对策。
西京留守张通儒,不甘心燕军的失利。他批示大燕叛军主力在陕郡集结,企图仰仗陕郡天险,与官军对垒,极力阻截官军,以保卫东京洛阳的安然。
东征军副元帅郭子仪,命令唐军迎头痛击,叛军不战而走。郭子仪不肯让叛军逃遁,当即率部,对燕军策动了狠恶的追击。
十月十八日,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军进入东京洛阳驻守。
西京留守张通儒,发觉入彀,仓猝号令燕军布阵迎战。燕军挪动阵型,窜改战略,一时呈现了混乱。
“大燕叛贼,朝廷向回纥借兵,十万回纥懦夫已经来了!你们打不赢的,还是从速投降吧!”
不久,河东、河南各郡县,也接踵光复,回到大唐手中。
在唐军和回纥军的结合进犯之下,驻守陕郡的安庆绪叛军守军,一败涂地。
官军狠恶地攻打了燕军一阵,然后假装抵抗不住,佯装败退。将领们带领官军士卒,有序地向后撤退,诱敌深切。
煞那间,燕军军心震恐,叛贼雄师俄然崩溃。燕军将士惶恐失措,只得四散逃命。
官军一战,就光复了东京洛阳。
十月十四日,唐军元帅广平王李俶,率主力雄师,从北路到达曲沃。
4
叛军将士,不知是计,对劲洋洋地追逐败退的官军。官军溃不成军,持续向后败退。
南路由兴平军使王可贵带领,领军南下。
1
陕县新店一带,靠近崤山,群山密布,阵势险要。燕军早已经依山筑阵,以逸待劳,等候着官军的进犯。
御史大夫严庄带领,援助陕郡的大燕叛军步马队,连同本来驻守在陕郡的西京留守张通儒的旧有军队,加起来,统共有十五万人之多,与官军势均力敌。
南路官军,由兴平军使王可贵带领南下,在今丹凤县城东约三十五千米的武关,也大破大燕叛军,又攻陷了上洛郡(陕西省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