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板荡臣子仪荐才 乱世杰光弼崛起[第4页/共4页]
8
9
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却恢弘漂亮,不计前嫌。郭子仪见李光弼惶恐不安,仓猝亲身走下堂去,亲热地握住李光弼的手,拉李光弼起来,安抚李光弼说道: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朔方镇节度使郭子仪,率朔方军来常山郡,与李光弼胜利会师,两军结合,在嘉山一带与叛将史思明统领叛军精锐停止决斗。
虏兵锋锐,一时气盛,必不能耐久。等其怠惰懒惰之时,我军再行进犯,图之万全。”
李楷洛以勇猛善战,英勇恐惧而著称。
常山郡,地处安禄山叛军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地,计谋位置非常首要。唐燕两军,都势在必得。
河东镇节度副大使李光弼,善待叛将史思义,亲身为史思义松绑,压服史思义。
“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
李隆基准奏,李光弼遂被朝廷任命为河东镇节度副使,并接管了郭子仪豆割的朔方镇一万精锐军队。
李隆基以为有理,遂同意了郭子仪的保举,下旨任命李光弼,为河东镇节度副使。
燕国公李楷固,原是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的部将,也是契丹名将,曾经多次武周军队,后与副将骆务整一道归降武周,因宰相狄仁杰的讨情,而遭到重用,立下赫赫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