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照片[第1页/共4页]
纪蕙娘定神看去,屋内空荡荡,只靠火线有一座空缺的素屏风。屏风正劈面一样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安北军,正两手谨慎翼翼捧着一个玄色的物件,似在等她到屏风前站好。
星器啊……
约莫是猎奇, 圆脸小女人忍不住垫脚朝着院子里看去。视野停滞,没有看到旁的,只看到院子里齐划一整一大块灰色的空中, 仿佛是一种叫“水泥”的东西铺成的。在霍林河,水泥并不是甚么过分奇怪的东西,工坊、工坊出来的几条首要街道,四周新盖的屋子,到处都离不开水泥。人们已经风俗了这类灰色的,摸起来硬邦邦,又坚毅耐用的东西……但也只是在霍林河。别的处所慢说用水泥铺地, 连水泥是甚么都没有听过呢。
也不知小郎君是如何想的,纺织作坊非要叫纺织厂。她每次念起来都感觉古怪,但转念又感觉小郎君做事必定有他的深意。时候久了,她也风俗了纺织厂的说法,另有这个小组长的职位。她们一组共有三十人,选她做小组长是因为这些人中只要她曾跟着祖父认过几个字。这几天她们不忙着纺纱织布,反而每天聚在一起跟着工坊来的小夫子一起识字。好似另有个说法叫“扫盲”。传闻不但是纺织厂,包含安北军、工坊及石炭矿在内,统统人闲暇时都得跟着读书识字。
“我晓得……”霍玉娘还想说甚么。
闻听对方赶人,纪蕙娘有些恍忽地把手中的纸片置于桌几上,本身都不晓得本身如何走出的屋子。
纪蕙娘被冷风一吹恍然回神,同柔娘点点头便仓促分开这里。待她走了几步不由又转头看了一眼屋子,脑海中闪现的不是她的照片而是那台玄色的物件。纪蕙娘想起小时候听祖父讲的那些神仙志怪传说,内里的神仙身边都有一两件趁手的法器,那台玄色的物件便是小郎君的法器吧?
李流光笑了起来:“那今后便能够制止矿井内的积水题目了。”
纪蕙娘面露感激,低声道过谢,往小铁炉前靠了靠。这类小铁炉是比来才在霍林河道行开的,两边有扶手,拎来拎去非常便利。铁炉内里烧的也不是石炭,而是一种叫“煤球”的东西,圆圆的,内里好多洞穴。传闻煤球是用石炭渣制作的,以是比石炭的代价还要便宜一些。如许一来,即便避祸没带甚么产业的灾黎也都能凑几个钱买些煤球归去取暖,倒是不消再担忧捱不过草原的寒冬。
“呀!”
纪蕙娘忍不住盯着方才的小娘子看了几眼,定定神掀起门帘走了出来。只一步,暖和的气味劈面而来,将环抱她四周的风雪隔断在外。纪蕙娘舒畅的心中感喟,猜到这间屋内必定砌了火墙,才会这般暖和如春。之前她在代州时,家中最多用的便是火盆,固然也能取暖,比之火墙倒是差了太多。也不知今后回了代州可否请父亲将家中也改成火墙取暖——这个动机方才生出,她便苦笑起来。先不说父母家人同她失散,至今没有消息。再者代州现在被回鹘占有,归去也不知要到哪年哪月。与其想的太远,不如过好现下的糊口。
纪蕙娘不晓得旁人如何想,她本身倒是很感激小郎君。世人皆知读书好,然读书不易,不由束脩要费钱,册本、笔墨、纸砚哪一个也离不开钱,普通人家少有读得起书。她虽识得几个字,也只是比睁眼瞎好一点。她一向记得祖父的话,读书可少愚笨多明理。现在能持续读书识字,心中不知有多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