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刺史大人的烦恼(上)[第1页/共3页]
“返来!”元鼎一把拉住小黄,喝道,“忘了老王如何教诲你的吗?身为马快,最忌打动,戒急用忍,方能一击必中!”此言一出,世人顿时沉着下来。老王一死,武功高、分缘好的元鼎天然就成了大师的主心骨。元鼎说他辨认过死去的那些杀手,有几个熟面孔,都是官府通缉多日的悍匪悍贼;至于阿谁领头的杀手头子,说得确切是新罗话。可即便他是新罗人,也没法证明他就是新罗使团派去的,新罗使团也定会一口否定与伏击事件的干系,毕竟他们完完整整的先进了府城。
长史无法,只好将环境汇报给刘仁轨。就在这时,州府司马仓促来报,说马快元鼎已护送另一拨百济使团的人进城,还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动静:一名青州府资深马快在巡查时被杀,现尸体已带回城中。按照百济人的说辞,这名马快是死在围攻他们的新罗人之手。百济人不但带回了近二十名死伤者,就连那些来不及被带走的杀手尸首也一并运了返来作为证据。两拨百济人汇合后,把尸身搬到驿馆前,指责新罗人是杀人凶手,并正式向青州府提交诉状。
从三国到大唐,高句丽都是中原王朝在东北地区的亲信大患。不太高句丽也很不利,每次强大起来,都会碰到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原王朝,两边打得两败俱伤,也让高句丽落空了好几次同一半岛的机遇。百济是以持续鼎祚,新罗是以逐步强大。
刘仁轨只觉一阵匪夷所思,一伙新罗人竟然在大唐境内对百济使团脱手,还杀了一个大唐官差。作为大唐的属国和盟友,新罗人竟会做出这等丧芥蒂狂的行动来。刘仁轨感觉本身完整没法了解这些海东番邦人的行事体例。现在两伙人都来到了眼皮子底下,若不能尽快妥当措置此事,任其上升到交际层面,必将带来更大的费事。
杯中茶水已凉。青州刺史刘仁轨揉了揉太阳穴,一言不发的盯着书案上的砚台,两眉微蹙,一只手扶在膝盖上,另一只手则虚点在书案边沿。
此番两国使团前后派使团来到大唐,直接启事就是永徽六年,百济结合高句丽打击新罗,篡夺三十多座城池,而后又不断打击新罗。新罗被两国夹攻,多次派使团前去大唐求援、告状。这一次,新罗使团前脚解缆,百济后脚就获得动静,赶紧也派使团前去抗辩。百济离大唐比新罗更近,以是两国使团几近是同时登岸,你追我赶的奔向长安。
元鼎道,当务之急是要做三件事:起首,请老仵作出一份验尸陈述,写明老王的死因,申请抚恤,妥当措置厥后事;其二,他会跟小黄一起把二人所见所历写一份陈述呈给刺史大人;其三,请众兄弟以公差的名义外出巡查,特别是收支城的大小必经之路,暗中布控每一个新罗人。至于那些参与伏击的唐人杀手,当中有很多都受了伤,能够公开里以官府名义策动保长里长供应线索,只消抓住一人,便可顺藤摸瓜寻觅正犯。
傍晚,百济使团也到达府城。大唐与百济的干系一向都磕磕碰碰。几百年来,这个地处东海交通冲要的小国始终不断的在兵戈:先是跟新罗一起被高句丽欺负,强大起来后结合新罗反攻高句丽;接着又被高句丽打得差点亡国,不得不结合倭国卧薪尝胆,才勉强存活,东边的新罗也趁机强大起来。百济发明本身打不太高句丽,先前的小弟新罗又变得不听话起来,还与大唐眉来眼去,便转而与高句丽缔盟,联起手来欺负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