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元鼎的使命(上)[第2页/共3页]
元鼎两眼一眯,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谨慎我灭口哦!”
元鼎道:“我传闻,曹别驾祖上曾是窦建德部下,曾与唐军血战多次,死不投降,最后自刎。因为这层干系,曹家宦途一向不顺,他也不是科举出身。”
临行前,沙吒相如、扶余尧、黑齿常之等人纷繁前来与元鼎道别,聘请他前去百济公干。元鼎欣然承诺。固然站在朝廷的态度,百济只是个蛇鼠两端的东海小国,可他对这几个并肩作战过的百济朋友印象不错,气质行事很有几分侠气,反倒是身为大唐属国的新罗,上高低下都带着一股子山民的粗鄙滑头,让民气生讨厌。至于阿谁藏头露尾的新罗杀手,他信赖,迟早有一天,两人还会再度过招。
元鼎翻了个白眼,一脸嫌弃道:“凭啥我就恰当你半子?出得起嫁奁吗?”
郭务悰微一错愕,觉得本身听错了,目光短浅几时成了好处了?
归去的路上,郭务悰问元鼎为何鉴定曹别驾是李义府的人。元鼎没有直接答复,他也是在曹别驾脱手干掉大当家的那一刹时,联络一两年来青州府一二把手之间的奥妙干系,才得出结论。当他把结论往先前各种迹象中一套,发明统统的事情都有了公道的解释。很较着,刘仁轨晓得曹别驾是李义府用心派来的,为监督,为掣肘,为汇集罪证,以是他直接把青州府的一摊子事全数丢给了曹别驾,让这个精力过人一丝不苟的家伙被庞杂的琐事所包抄,本身则把精力放在远征军的后勤补给上,两人各管一块,互不滋扰。
元鼎道:“曹别驾有个好处,只顾面前,不看长远。”
郭务悰道:“不积跬步无乃至千里,你很赏识他?”
郭务悰是一个对运气有野心的人,人有野心,便不安近况。
两人在城门封闭前赶到潍州。潍州王刺史还在前面慢悠悠的赶路,两人没有打搅本地衙门驿馆,而是找了个温馨的旅店用饭。
元鼎道:“我看那王刺史慈眉善目,倒是个造福一方的好官。”
郭务悰道:“你我都晓得,刺史大人是因为那件案子才被迫分开长安。四年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届宰相,也就是四五年风景;刺史大人快六十的人了,还能有几个四年?”
“找谁?”
郭务悰闻言剧震,元鼎一个小小的马快,竟能将局势看得如此清楚。身为首席幕僚,他的职责就是出运营策,替主公处理统统潜伏的风险。他敏捷回想了一遍数月来刘仁轨的每一项决策,独一的变数,就是两国使团的到来。可起码在他看来,刘仁轨在措置一系列突发事件上并没有犯下原则性的弊端。
“老王呗。”
休整一天后,两国使团各自出发。新罗和百济使团没有折返,在取回各自的车驾和兵器后,便提出了尽早返国的要求。为了制止两国使团复兴抵触,潍州王刺史提了个建议:百济使团先行前去昌阳县弥补物质给养,然后告诉东面的登州派人来接,一起护送到成山港出海;新罗使团则向北进入莱州,在比来的驿站休整,由莱州派人来接,一起护送出海。两国使团接管了王刺史的建议,从地理上看,新罗在半岛西部的出海口位于汉江口的仁川港,相对靠北,从莱州出海更近,而百济西海岸则离登州更近。至于新罗本来停靠在成山港的大船,则由新罗使团派人前去告诉,改去莱州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