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江湖之远[第2页/共2页]
摆在他面前的能够是比科举更加难的事情,那就是如何措置好这一方县城,如何当好一个父母官。
“县令大人不必如此费事,这些东西在我们县里的户籍册上都有,你如果想看我给你拿来便是。”
他此次前来带着任务。那便是大力生长江南的手产业和贸易。
这番江南的气象和他在北方的故乡截然分歧。
当天夜里,县尉和几个衙役将县衙内里这几年来的文书一一搬到了柳公明的书房。
烟雨江南,扬州柳叶青青,天上飘着昏黄细雨。
扬州府给他安排的府邸很大,乃至是遵循江南园林的气势制造的。
“我们江都县有瓦匠5户,铁匠6户,纺织匠人......”
柳公明乘着乌蓬船泊岸,他登上船埠,撑起油纸伞,环顾四周。
“那就要属李员娘家的酒庄,他家酿的酒销往天下各地。另有陶员娘家的瓷器,买卖也非常红火。”
本身在朝中的职位也只是一个虚职,每日无所事事,这不是他当初读书的目标。
谁知柳公明却一纸上书表白本身不想留在长安庙堂当中,他要求将本身派去阔别长安的江南地带做处所官。
“那就请你趁便将江都县的财务税课另有书院的公文带过来让我查阅一下。”
柳公明晓得本身天赋不敷,但他能考过科举,贰内心明白笨鸟先飞的事理。
这位探花郎不在长安城当京官却跑来扬州当县令。
柳公明一边听县尉说,一边拿着纸和笔,一一记录。
县尉探头看看柳公明写的内容,笑道。
柳公明见场面如此昌大却已经习觉得常,如果之前他面对这类场面还会怯场,现在在长安为官几个月已经将他骨子里的自大消磨了很多。
扬州比起北方更多了一些婉约。
在长安仕进也到处遭到世家贵族们的架空,始终融入不了官员们的圈子。
柳公明不敢端起架子,毕竟是李治和张知易都极其正视的行业必定有他们两人的事理。
“大人多礼了,小的就是服从于你的,你要看只需一声令下便是。”
对扬州官员的热忱,柳公明只是微微表态,没有太多闪现本身的情感。
古时有士农工商一说,手产业和贸易占有了社会阶层的前面两位,而柳公明此时已经阶极跃迁成为职位极高的士一层。
李治继位后,当初作为太子推举的探花柳公明并没有升官。
柳公明向县尉扣问道。
“能够将这些文书搬到我的书房里,我尽快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