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书门下[第2页/共3页]
窦徳玄非常吃惊,太子殿下刚到门下省,不看其别人的奏章,而是专门扣问赵仁吉这份关于向鸿胪寺居住的各国使节收取食宿用度的奏章,莫非…俄然他想到这几天为了筹办欢迎吐蕃使团,鸿胪寺不就正在听太子殿下的调遣吗?这么一想,窦徳玄一下子明白了为甚么鸿胪寺少卿赵仁吉敢这么大胆,会上如许惹人非议的奏章了。
作为门下省的侍中,窦徳玄如果倔强的封驳了这份奏章,李弘清楚即便本身是太子,可也没体例拿他如何样。还好窦徳玄不是太宗期间的门下省侍中魏征,不像魏征一样有勇于不怕死的回绝太宗要求的风俗,是以见窦徳玄不再对峙,而是同意的本身的定见,李弘内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李弘翻开奏章,开端快速浏览。
“那就多谢窦相了!”李弘客气的说道,便大步分开了门下省。
他虽说是门下省的侍中,又是武后亲信,可毕竟是臣,而李弘是太子,是大唐储君,李弘真要在门下省强行干预他的政务,他的态度也不好过分倔强。
李弘见窦徳玄沉默不语,就不再理睬他,而是拿起笔在上面写了“通过”两字,这才对窦徳玄说道,“这份奏章的建议不错,孤看就不要再封驳了,明天就呈给父皇吧!”
是以很多事情武后对他不会坦白,而一样他对武后说甚么话都假装没闻声。他只是恭敬的接过纸条,快步走到火盆旁,将纸条放到里烧完,便又回到了武后身侧。
做完这件事情,李弘就不筹办再看其他的奏章了,他起家对窦徳玄说道,“本日到此为止吧!孤身有点累了,就先归去歇息了。”
只是赵仁吉的这份奏章干系甚大:其一,让各国使节居住在鸿胪寺居免费食宿,这是大唐立国之处就定下的,并且还是太宗亲身下的旨意;其二,要向各国居住在鸿胪寺的使节免费,这必将会影响到大唐与周边各国之间的干系。因而窦徳玄在看完以后没有擅自做主是通过审议,还是采纳,而是将它取出伶仃放在了一边,筹办鄙人午的时候,将许敬宗和戴志德等宰相们请到门下省,大师一同商讨以后再做出一个定夺。
武后看了一眼重新回到本身身侧的张英,微微深思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明天,你送女婢到东宫,太子有甚么定见吗?”
李弘明天来门下省,首要就是为了鸿胪寺少卿蒋仁吉的奏章,至于其他官员上呈的奏章他没时候看也不想看。因为不管他看了甚么奏章,做出甚么唆使,作为武后的亲信,窦徳玄都会一字不落的将他在门下省所作所为奉告武后,而他在门下省定夺的一些小事只不过是为了熟谙政务罢了,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既然如许,他又何必非要如许做而招惹武后的目光呢?
他见李弘到了门下省,就晓得太子殿下又规复之前高宗命令让他每五日一次到光顺门观察各部分呈奏的常例,便忙起家向李弘见礼,又将李弘请到主位上坐下,就叮咛一名左散骑常侍将两沓奏章放到了李弘的面前说道,“殿下,这就是明天尚书省送来的奏章,有一部分已经做了审议,另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看,还请殿下核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