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捷报安人心[第2页/共2页]
“祖父,您为何・・・・・・・”
当然,繁忙的人不止他一人,甘露殿的李世民也在忙着批阅奏折,只是提起的朱笔久久不能落下,忧愁不敷以描述他现在的表情,或许心惊胆战才是他现在的写照。
只见鸿翎急使策马入承天门,雪花飞扬,还未跑到他跟前便大喊道:“定襄大捷,我军大胜,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其孙杨政道至定襄降唐,颉利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陛下赔罪请降。”
李宽白眼一翻,他当然晓得李世民对冯盎不放心了,如果放心也不会让冯智戴久留于都城了,更不会派重兵驻扎在南晋州(贞观八年改称邕州),但就算有李世民支撑,想要从冯盎手中拿下岭南十州,那也是登天之难啊,并且他被封凉州总管,还没上任了,提出出任岭南,李世民会承诺他吗?要晓得岭南在勋贵中的认知但是连凉州都比不上,如何让勋贵和李世民同意任命也是一个题目。
李渊有些怒,明显是个聪明非常的小子,如何老是转过不弯呢?不过,随即一想又笑了,毕竟这个对皇位毫无设法的孙子,现在也起了争夺帝位之心,这恰是他情愿看到的。
当然,这些都是他本来的筹算,但是他没想到李渊会提出岭南,毕竟李渊的发起但是相称于分裂大唐国土,而李渊又是大唐的建国天子,作为一个建国天子,竟然提出分裂国土的建议,如何想都感觉不普通。
一滴朱砂墨从笔尖滑落,滴在李世民的手背上,他俄然一惊,回过神来,放动手中的朱笔,用手一抹,手背上顿时呈现了殷红的陈迹,就如同关中府兵在草原之上留下的血迹普通,他坐不住了。
千里以外的草原,那边有大唐最精锐的关中府兵,不是几千人,那是整整十万人,是全部关中的府兵。他不顾世家朝臣的劝止,决定对突厥用兵,如果此克服了,世家之人何敢再传他得位不正的谎言,自此以后帝位无忧;如果此败北了,他不敢设想朝堂会冒出多少反对之声。
说真的,在本身能做主的环境下,李宽有信心能管理好岭南之地,也有信心拉拢到民气,在他的设法中,经岭南而入台湾是他留的最后一条路。
颠末和李渊的一番商讨,李宽倒是把台湾提早归入了打算,毕竟台湾和岭南隔海相望,既然决定要去岭南,台湾天然是不能错过的。
“莫非你小子就不晓得暗中收拢民气?既然能在凉州做到,莫非在岭南就不能做到?何况你小子现在才多大,世民总有想祖父一样老去的一天,莫非这二十几年你还做不到将岭南悄悄无声的收于麾下?莫非你小子还能输给承乾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