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年间凌烟阁24功臣[第3页/共3页]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莱公杜如晦第三。
原为李暗害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打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毕生深受李世民信赖,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帮手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以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隋朝*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明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身后入李世民幕府。而后经心帮手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奸佞、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谯公柴绍第十四。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宋公萧禹第九。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卖力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军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即位后,退出权力中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绩是揭露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极刑一次。贞观初年卖力与突厥交际事件,被李靖“暗害”,竟古迹般逃生。厥后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身后跟从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权势,但仍对峙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打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暗害暗害窦重归唐朝,但未能胜利,幸运逃脱。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负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回绝李世民的拉拢,未插手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而后十六年卖力唐朝北边防备,多次击败薛延陀权势,又随李世民打击高丽。李世民身后帮手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负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究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郧公张亮第十六。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和睦,李渊太原起兵后投*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特别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感化。毕生为李世民信赖,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归天后,受遗命帮手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得宠,厥后被诬告谋反,他杀。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