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麒麟殿[第1页/共5页]
赶上逢年过节,刘程从镇上返来探亲。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虽不敷裕,能够相依为命,也算得上一件幸事了。
直至天涯微微泛白,李余年停下身形,盘腿坐在床上。
邻家刘婶心善,抹着泪将他背回家,养了十数日才捡回一条小命。
高一丈二尺,羊头鹿身狼蹄龙尾,头顶圆润,一对龙角朝天而立,身披五彩龙麟甲。
一层高约二丈,砖石墙上架着四条没有拼接陈迹的木枋,上面纹饰着五彩的吉祥符文。木枋上的斗拱层层叠加,布局非常繁复,毫不是官方修建能有的规格。
一年,在海上救了个落水的女子。那女子昏倒了几日,醒来以后竟稀里胡涂地留了下来,给李老夫当了媳妇儿,很有几分姿色!
朱村里的很多壮丁都上山当了帮工,虽做的是些夫役活,心机活络的还是能从都城来的工匠那边学来一些技术。
再加上檀木圆柱的大红色,石墙上的淡黄色,三色交相照应尽显皇家手笔,显得寂静而昌大!
李余年运转丹田内的炙流,加了一股劲!脚步如飞,身躯如豹,直冲山顶!
门廊的正中心是两扇朱红色的大门,宽约两丈,门上整齐镶着数排拳头大小的铜钉。
中间两间配房是庙正和弟子的住处,东西两端各有一间偏房,大抵就是厨房,厕所了。
麒麟殿李余年熟门熟路,并不感觉有多别致。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跌宕起伏的平生,将从这里开端,也在这里结束。
家里另有个遗腹子小闺女,名叫二丫。盘跚学步的年纪,长得白白嫩嫩,细眉大眼长睫毛,粉雕玉琢的,非常讨喜!恰是麒麟降世那日,李余年舍命救下的小女孩。
二丫四岁了,生得白白嫩嫩的,资质聪明且口齿聪明。先生教一遍便能记着,且过目不忘,竟是个读书种子!
画的恰是麒麟从南海而来,没于深山的故事。
还差一些!
李余年没想那么多,每月二两,刘婶即便不卖菜了,也够一家人糊口了。攒上几年,给刘程大哥娶个媳妇正合适。
留下一个四岁的男娃李余年,完整地成了孤儿。
比较显眼的是殿内墙壁上的五彩壁画。
二丫调皮敬爱,资质聪慧,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刘婶是个孀妇,丈夫老刘和李海一样是渔民。客岁出海碰上急浪,舍不得丢弃鱼网,跑得慢了些被波浪卷走了。
麒麟殿就坐落在高山的中轴线上,面向大海,背靠着群山。
穿过正殿的后门是一面院墙,中间开了一个半圆的月门,门内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
时疾时缓,时轻时重,垂垂地练得痴了!
李老夫儿的天塌了,整日望着远处的海面发楞,借酒消愁!
以后一段光阴,朱村麒麟殿算得上是名声在外,一时候游人如织,香火鼎盛。
收步抬手,再出一步手臂顺劈而下,劈拳!力由腰发,势大力沉,可披荆斩棘。以腿为根腰为轴手臂为刀,讲究的是腰马合一,以力降敌。
拾级而上,石阶两旁的竹林松柏郁郁葱葱,枝叶压下来,刚好垂到了石板路的上方,掩蔽住了夏季暴虐的阳光。
刘婶的本意是让李余年去,可李余年心疼刘婶劳累,坚辞不去。终究没呕过,只得让二丫去。
刘婶笑得合不拢嘴。
一步迈出,紧跟上一拳冲出,崩拳!力由根发,冷促突击,才气透脏腑。
传闻十四岁就中了秀才,考了一辈子,却难再进一步。游学平生,郁郁不得志,干脆来到这犄角旮旯的村庄,当起了发蒙先生。常日里不苟谈笑,也不喜与人打交道,对门生的课业非常严格,除了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