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李秀宁‘召集旧部灭伪唐’[第5页/共5页]
之前,他是替父亲当这个家!现在,他当起了这个家的仆人。
“夫君在说甚么皂?”李秀宁耳聪目明,又位于下风,已经上马走来的她,听了一个模恍惚糊。
此景,也令杨侗诗兴大发。感觉有需求创作一首诗来称道这一幕,但是憋了半天,也想不到半句诗来。
“必然必然。”杨侗猛点头,笑问道:“你不在雒县为父守灵,咋跑这儿来了?”
直到一丝不苟的完成了各顶祭拜之礼,听着太史令念完各种祭文,才又从太极殿出来接管文武百官、羽士僧侣、百姓代表朝拜
看完各地奉上来的战报,又批复了一些朝廷发来的需求作主的奏疏,杨侗便出了大帐,走向了湔水岸边,此时已是日暮傍晚,夕照余晖下的山峦丛林染了一层瑰丽色采,湔水波光粼粼,如一条灿艳的宝奔腾向东,只见无数大隋将士们正在牵马过江,然后一队队的走向虎帐。鼎沸人声、萧萧马嘶下的落日暮色,给人一种喧闹的反差。
李世民站在御案前面,以君临天下的姿势俯瞰着向他膜拜的兄弟、儿子、文武百官,固然他早就是大唐的实际仆人了,早就接管这些人的膜拜了,可明天的意义和以往截然分歧。
如果李秀宁这个李唐王朝长公主、大隋皇妃这个时候带兵到成都城下,还真有能够招揽到大量唐军,乃至一些刚被李世民册封为异姓王忠臣义士,立马调转锋芒对准李世民。李秀宁有这些带路党为内应,别说是三千精骑了,便是给她三千老弱病残,都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拿得下成都城、灭掉伪唐。
“嗯!”李秀宁应了一声,便乖乖的跟着丈夫并肩安步。
连续串捷报也在杨侗的料想当中,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只因李世民强行宫变演变出来的杀弟‘杀父’,使伪唐朝堂落空了凝集力,再加上他在重阳节那天搞的“垂钓式”宫廷政变,又激发了“君王失德、天降警兆”的“天人感到”征象,又使伪唐完整落空了民气,将士们本就聊胜于无的斗志和士气都崩溃了,加上局势已定,这个时候,除了没有退路的皇族和死忠分子以外,已经没人情愿为唐朝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