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两宫皇太后[第1页/共2页]
但是现在很奥妙。
“官家圣举乃天下绝唱,两宫太后并存,至诚至孝,臣为官家贺!为太后贺!”
这事可追溯到元符二年秋,河湟吐蕃犯境占据青唐城,挑起烽火,赵煦派王厚、王瞻率兵征讨,宋军一举灭了青唐,除青唐王溪巴温逃脱外,他的儿子瞎征、陇拶、邦啐勿丁瓦,以及嫁到吐蕃的契丹、西夏等公主均被活捉,青唐王室几近被一锅端,由西军押送横越千里戈壁进入汴都城。
一个萝卜一个坑,若尊崇朱太妃,就得把向太后从坑里拔出来,这事有悖礼法,太常寺必须反对。
较着是天子给向太背景阶,把冲突弱化的同时,还把锋利的政治斗争演变为家事。
黄履话音刚落,反对者马上出班反对,支撑者不甘掉队支撑,两派唇枪舌剑,战成一团。
空前大捷,举国欢庆,然此时的赵煦已病入膏肓,完整落空在朝才气,这伙俘虏便关在狱中,静候天子病愈。
“臣为官家贺!为太后贺!”
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反对者顿时懵逼。
“陛下亲政后便有诏命,令尊号之议,现在机会已至,礼当停止。若迟迟不决,恐失期于民,亦失礼于天下。故臣冒昧进言,哀告陛下早作定夺,顺天意,抚民气······”
之以是不拿到台面上说,不过乎担忧内宫争权夺利,导致外戚做大,把持朝堂。
然事与愿违,奏疏中向太后词句虔诚,又志愿降为太妃,如此一来他们的行动便显得极其多余。
妙手腕啊!
确切,此举不但有违礼法,天子还会因之而有残暴的诟病,这也是历代帝王谨遵传统的启事。
向氏让步了?
右正言黄履不甘逞强,随即出班辩驳道:“臣愚觉得温少卿管中窥豹,母以子贵,独非人伦之常,亦国之纲领。太妃有育君大功,宜享太后之尊,如此方能母范天下,以顺天理,以慰民气······”
梁从政拿起奏疏,大声朗读。
赵煦微微点头道:“诸卿感觉如何措置合适?”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本日之举,关乎礼法,关乎民气,更关乎鼎祚兴衰。伏望陛下沉思,谨慎而行,以礼尊母,以孝治天下,使我朝基业长青,社稷永固······”
“臣遵旨。”
“启禀陛下,青唐一战,我军大获全胜,俘获吐蕃王室无数,如何措置,请陛下示下?”
停顿稍许后,赵煦又道:“既然太后和太妃均为朕之母亲,天然宜均享太后之尊,朕觉得两宫太后并存,必将成为后代歌颂的嘉话,诸卿觉得如何?”
这话如同石投大海,在众臣心中溅起层层波纹。
太常寺少卿温益专管礼乐,闻言立即出班,不容置疑道:“臣觉得此事有待商讨,母凭子贵,乃人伦之常,若平常百姓如此,确切无可厚非,然圣上早尊向太后为嫡母,此时尊太妃,便是将圣上置于风口浪尖之上······孝为百行之先,礼为治国之本,林院事此举······谬矣!”
儿子给生母争一个名分不过分吧?
众臣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谁都有理有据,却没法压服对方。
辩论声此起彼伏,赵煦神采安静,悄悄聆听。
一时候,朝堂上的氛围变得严峻而狠恶。
很久,吵声愈烈,赵煦使个眼色,梁从政锋利的声声响起:“圣上面前不成乱了尊卑,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