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连流程都不走了?[第1页/共3页]
钦此。”
“官家圣明!”
熙宁二年六月戊申,命司马光都大提举修二股工役。吕公著言:“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以是褒崇近职、报酬儒臣也。”乃罢光行。——《宋史》
童贯还是想再劝一劝赵吉翔:“官家,太原副都总管王禀和太原守将张孝纯两人都是死脑筋,现在跟金兵交兵日久,伤亡也重,只怕不会……”
“金人所求,不过财帛,而我大宋富有四海,给他些犒赏也就是了。”
李纲这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读道:“
除了这位文相公,另有一名吕相公说过话则是更加操蛋:
“哀家这里有道旨意,是官家出征之前留下来的,李卿直接拿去照办吧。”
就连官产业初说要把李邦彦下狱等秋后问斩,朝堂上的一众大佬们也不过是当作一个缓兵之计罢了,谁曾想现在官家竟然连秋后都不等,乃至都不筹算走一走流程,就要直接杀人?
另有啊,如果你天子要大师俭仆,那这大宋还是大宋?不是跟那些穷逼蛮夷们一个样儿了?你另有脸叫乱世?得啦,咱话就说这么多,你赵姓的本身好好衡量衡量。
对了,忘了奉告卿等了,这龙头拐杖乃是官家所给,许哀家持此拐杖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尔等如果不信,也大可一试!”
“慢着!”
无可何如之下,李纲只得恭恭敬敬的向着龙椅后的珠帘拜了一拜:“请太后决计!”
然后李纲就一脸懵逼的瞧着这份与平常圣旨大分歧相的旨意,又悄悄打量了龙椅后的珠帘一眼,直到珠帘后传来了孟太后的声音:“李卿照着读便是。”
“倒是阿谁孝子,竟然敢在朝堂上公开喊出朕也配姓赵这般大逆不道之言,由此足见其心性之劣。但是,他却忘了,这皇位,毕竟还是朕给他的。”
《渑水燕谈录》卷十记录的这则小故事说了然甚么?
包含被赵桓扔到天牢里等死的李邦彦,这位自号李荡子的荡子宰相就是一个“无所建明,惟阿顺趋谄充位罢了”的士大夫。
少宰李邦彦未能尽人臣之责,当政之期无所建明,惟恭维顺承奉承充位罢了,百姓呼之以荡子宰相,实有辱国体斯文,赐他杀。侍御史孙觌、原吏部尚书李棁媚外欺上,赐绞。
赐大臣他杀和赐绞则更是无稽之谈!
行,就算是太祖天子杀过士大夫,但是自打文相公说了那句闻名的“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以后,这大宋可就是真的没再杀过士大夫,充其量也不过是放逐罢了。
(抱愧,这么说仿佛有点儿污辱孔明先生和周郎的意义。)
就这类货品,跟滋油美利奸的川建国同道倒真算得上是一时瑜亮。
子瞻通判钱塘,尝权领州事。新太守将至,营妓陈状,以大哥乞出籍从良,公即判曰:“五日京兆,判状不难;九尾野狐,从良任便。”有周生者,色艺为一州之最,闻之,亦陈状乞嫁。惜其去,判云:“慕《周南》之化,此意虽可嘉;空冀北之群,所请宜不允。”
李纲躬身应了,又恭恭敬敬的向动手捧圣旨的内侍拜了一拜,这才接过圣旨,展开以后筹办朗读。
官家都说他赵吉翔不配姓赵了,还上甚么上,皇甚么皇?老诚恳实的在亳州养老得了!
“老奴不敢!”
赵吉翔瞥了童贯一眼,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题目的根结:“如果不能使唤他们那就换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