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1页/共3页]
(本章完)
“垂帘听政并不成怕,可骇的是帝王传承失序,梁太后为了独揽大权,软禁夏惠宗。西夏皇党、仁多族接连兵变,这等惨事莫非还要在大宋重演一遍么?”
火药味浓烈!
赵煦俯视群臣,毫不避讳道:“蔡确并非无召回京,而是其沉痾在身,朕怜其曾经为国效力,现在医家大兴,医术大进,特地让其回京治病。”
百官神采一变,他们晓得范正此举乃是指桑骂槐,但是却没法辩驳。毕竟西夏梁太后把持大权不放,乃是究竟。
范正环顾众臣,痛斥道。
朝堂百官心中一动,现在的确是大宋的绝佳机会,赵煦亲政,昂扬图强,复兴大宋,何尝没有一统天下的机遇。
百官纷繁沉默,远有武则天之事,近有太后刘娥、西夏梁太后的前车之鉴,百官心中明白,希冀高太后主动还权,恐怕是微乎其微,到时候,西夏的夺权之争,恐怕也会在大宋上演。
“蔡确!”百官心中一动,不由想起曾经百官之首的阿谁肥胖的身躯,其乃是新党魁首、朝堂宰相,却又被车盖亭诗案所诬告,短短数年被贬低岭南,成为罪官。
顷刻间,朝堂百官看向范正的眼神多了几分赞美,无人以为范恰是在纸上谈兵,反而范正的每一策都重重的打击在西夏的致命之处,如果连如许的西夏大宋都没法克服的话,那大宋将士只能说是酒囊饭袋。
“现在西夏小梁太后垂帘听政,其为了稳固权力,连连对宋作战,企图以克服大宋之功绩来稳固其权势,我等只需挫败西夏守势,再宣称梁太后后宫干政、梁家企图谋反,打着为规复西夏皇室正统的名义,定然让西夏内部分裂,一克服之,完整拔除西夏岁币,消弭西夏威胁。”范正重重握拳道。
赵煦痛斥道:“太门生、太大夫叩阙请命,复兴大宋以抗辽夏,百姓大家反对岁币,此乃民气所向,尔等食君之禄,不思复兴大宋,为国尽忠,反而害怕辽夏如虎,的确是枉为宋臣。”
“败于垂帘听政!”
“官家下旨让蔡确回京治病,为何三司不知?百官不知?”赵挺之逼问道。
一计不成,赵挺之和一众大臣再次上奏,逼迫赵煦请出高太后。
“非也!范某反而以为,现在乃是大宋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范正出列直视赵挺之辩驳道。
赵煦顿时双拳紧握,他精通时政,天然晓得夏惠帝的惨痛了局,如果他不强行逼宫,哪怕今后勉强亲政,也没法独揽大权,想要变法图强,恐怕也会落得夏惠帝的了局。
“更有墨客围堵白虎堂,唾骂将士,开封城一片混乱,太皇太后老持承重,还请太皇太后出面稳定大宋朝野!”
赵挺之哑口无言,只能转移话题道:“西夏的确是衰弱,但是辽国么,两国狼狈为奸,一旦大宋对西夏作战,辽国趁虚而入,辽国马队百万,一旦挥师南下,开封无险可守,恐怕有灭国之危。”
赵挺之再拿辽夏两国作为威胁,朝堂高低顿时愁云密布,一旦战事复兴,所破钞的财帛已经不是这点岁币能够处理的。
满朝为之一寂,世人皆知,现在西夏和大宋一样,都是少年帝王即位,太后垂帘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