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两只狐狸[第1页/共3页]
散朝后吴扬一向比及朝臣们都走得差未几了,这才渐渐向殿门外走去。
天子为一个小臣利用“夺情”手腕,可谓空前绝后,其圣眷之隆在赵构一朝再不作第二人想。坊间乃至传闻,吴扬是赵构南下时遗落在官方的私生子,幸运被吴璘收养,现在是回朝认亲来了。
两人不咸不淡地说了会儿闲话,张焘终究提到闲事,“官家让贤侄彻查岳飞的军情谍子,不知贤侄可有端倪?”
“吴兄与夫人鹣鲽情深,可惜吴夫人体弱多病……现在吴夫人去了,你们倒要多多安慰吴兄且看开些。”
“侄儿远在临安不能在大人跟前尽孝,只能托赖兄弟们操心,提及来也实在是忸捏。”
吴扬对此早已风俗,他低垂了眼冷静地往外走去,恰好有人将他叫住了。
赵构欣然采取了他的建议,并下旨让各边军大帅一体实施。
张焘将他扶起,笑道:“小吴大人不必多礼。昔大哥夫在四川任官时多亏令尊照拂,贤侄若不嫌弃,唤老夫一声父执就好。我与令尊暌违多年,不知他身材可好?”
张焘说着举步往前走去,吴扬掉队半个身位紧跟在后。
长吉是吴扬从兴州府里带出来的,自小跟他一起长大,在临安这些光阴因吴扬入皇城司的原因没少遭文官们的白眼。
“这不是吏部的张尚书张大人嘛,这些文官眼睛都长在额头上,本日如何倒与公子一起出来?”
当年不晓得究竟有多少百姓应募前去金国,作为密谍,这些人的身份在朝廷、在军中都属于绝密。张焘曾经留意过密谍的意向,在他影象里向来没有听到一星半点这些派往金国的密谍遭到封赏的动静,就仿佛向来没有这回事,没有这群人,没想到沉寂了这么多年,岳飞的密谍仍然在活动。
吴扬侧头一看,竟是吏部天官张焘,他从速让到道旁,躬身拱手道:“下官见过张大人,不知大人唤住下官有何见教?”
“小侄偶然中传闻,当年各边军大帅启用军情谍子派往金国还是伯父向陛下发起的,没想到过了二三十年岳飞的军情谍子仍在活动,就是不晓得这些谍子现在都把握在谁的手中?”
作为天子的鹰犬和虎伥,宋朝的皇城司固然没有后代锦衣卫那般威风八面,臭名昭著,可也实在没有几个端庄的朝臣情愿正眼相看。
果不其然,吴扬没走几步就发明有几个文官不住拿眼觑他,还与旁人嘀嘀咕咕。至于武官,都像避瘟疫似的,恨不得离他八丈远。这些人倒不是瞧他不起,皇城司有宿卫皇宫大内之责,卖力皇城与天子的安危,武官与之走得太近恐怕受人猜忌,百口莫辩。
这些传闻有鼻子有眼,若不是吴扬的年纪对不上,朝野高低几乎就信了。毕竟天子血脉遗落官方的故事宋朝已有先例,“狸猫换太子”的归纳小说在书坊里仍有售卖,还成绩了一代仁君赵祯的传奇与隽誉。
张焘脚步微顿,心中有些感慨,“这都是快三十年前的旧事了,贤侄不说老夫都几乎健忘了。”
绍兴二年,身为起居舍人的张焘正值盛年,他向天子建议,用厚爵重金招募官方的怪杰异士奥妙潜往金国埋伏,为朝廷刺探军事谍报,为不远的将来宋金必有的大战做筹办,让宋朝的反攻从一开端就立于不败之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客岁春季,吴璘的嫡妻王氏因病亡故,追封吴国夫人。吴扬本来要去官回仆人忧,哪知赵构竟舍不得吴扬分开,只给了他一月假期回家奔丧,然后“夺情”,特地组建了皇城司第五批示使司,任命吴扬任上五指批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