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九十八节 金牌[第1页/共2页]
“淮南的百姓怎办?”
赵构见到秦桧就非常亲热,他还记得在靖康末年,秦桧弹劾李纲,差一点就让赵构在朝堂站稳脚根的事情。自那一次今后,秦桧已经站到了赵构的船上,再也下不去。
赵构没有说杭州迎驾的事情,而是把和议的困难和盘托出,看秦桧有甚么体例。
赵构心中焦心,恐怕王禀这番搅动,真的坏了与金人的和议,恰好王禀不把话挑明,汪伯彦、黄潜善这两个文官的水磨工夫,竟然斗不过一个武夫。
自打前次王禀拒不受命撤兵以后,已经畴昔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朝廷使者来往奔驰,除了王禀直辖的军队,其他宋军已经全数撤回了江南。
王彦、岳飞、韩世忠、陈粹等将领遵令而来。在大堂之上,王禀道:“奉朝廷军令,我等要退往江南。”
王禀捻须浅笑,“吾知陈子夫,岳鹏举,并称无敌,此事就交给子夫去做,鹏举,我有一件大事,教你去做来。”
“罪臣一家,已经担起莫大干系,力促媾和,可惜殿帅始终在江北与金人拒战,沿江的诸多城镇,也未交割出去,如果和议分裂,金人定然究查罪臣百口。”
“俺们的一番苦战,岂不是白搭了。”
王禀对劲的看了看诸将的反应,伸手往下压了压:“稍安勿躁,且听本帅叮咛。眼下内无粮草,外无强援,是非走不成,但明显有力相持,却放弃淮南,任谁来都是不甘。吾等虽撤,却不能让金贼好受了。”
“摄政王早就让全军撤往江南,你不尊均令,落得这般困局,怪得谁来。”黄潜善不客气的说,“老夫也要回扬州复命,殿帅,好自为之吧。”
耿延禧去拜见摄政王赵构,赵构道:“喜闻耿相公返来,本王当设席拂尘,待相公歇息几天,再请到朝堂议事。”
“快快请起,这是为何呀?”
驻守淮西的刘光世最为过分,本身撤退不说,还以坚壁清野为名,将沿途的城镇洗掠一空,丁口也被迁往江南。在淮东的王禀部,已经成了一支孤军。
雨水如幕,王禀指着窗外,问道:“四蒲月,梅雨天,黄枢密,你让我在这气候里撤兵?”
秦桧道:“戋戋一武夫尔,又有何难,一面金牌,便告结束他。”
“爱卿休要错愕,待本王措置。”
王禀面色如铁,走出房间来,细细的雨丝落在他的面庞上,连成水线滴下来。固然在黄潜善面前说得硬气,但淮南的局面是越来越艰巨了。解缆时八万雄师,王渊、张俊、戚方、辛企宗等部接踵败退,侧翼刘光世撤走。王禀传令,在天长聚将。
陈粹迈步上前,接过了军令。王禀又取出一支令箭:“岳飞听令,着你庇护江北父老,撤往江南。”
正在对峙间,杭州知府秦桧到了金陵。本来赵谌的圣驾已颠末端姑苏,就要过钱塘江到杭州了。秦桧上书叨教迎驾的诸项事件。但赵构忙于与金人和议,一向未能顾得上答复。
“孩儿,金人短长呀。”耿南仲想起他在塞外所受的痛苦,不由得身上一阵颤抖,“当劝康王,速速告终王禀,以促和议。”
众将面面相视,谁都听得出来,固然号称大功,实在是为雄师断后,定然堕入以少敌多的地步,接下此任务,必然抱有必死之志。
完颜讹里朵一拍桌子:“宋人真是无信,说好了媾和,却在天长伏击我军,待我点齐兵马,”说到这里,完颜讹里朵环顾一周,“可惜梅雨天门路泥泞,倒霉我军推动。真是便宜了南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