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节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1页/共3页]
杜充道:“鹏举呀,呼延庚怀疑在身,本官岂可求救于他?”
杜充骂到:“你要作死,便由着你去,如果朝廷究查起来,休怪本官不保你。”杜充早故意找呼延庚求援,但呼延庚对他一向不冷不热,又背着杀张益谦的怀疑,朝廷如何措置也还为落定。
从权?像你一样从权,杀了张益谦吗?他沉默了一会:“呼安抚使,本官晓得了,且让秘闻想想,你请回吧。”
岳飞道:“飞头颅事小,百姓流浪失所事大,存候抚三思。”
邱穆陵仲廉有些猜疑,“挖黄河?不至于吧。杜安抚使是相州人,掘开黄河,最早淹的不是他家么?”
张彦橘是文官,对朝廷体例更体味些,他踌躇着:“朝廷从无此例。”
呼延庚俄然灵机一动:“现在河间,既有在朝,也有御史,都能出列都堂,请他们两位下文呢?”
呼延庚做完如许一番安插,但仍旧感觉心中不托底。固然做出了一些安插,但杜充在另一个时空是掘了河的,在呼延庚看来,另一个时空的杜充就是个厚颜无耻的神经病,谁能包管他在本时空会好一点呢?
就如许,张诚伯下了决计。
当然,为杜充减轻压力的事情已不能不做,邱穆陵仲廉、歩鹿孤乐平、普六茹伯盛三人,别离带领一支军队,从霸州、河间、乐陵解缆,分三路打击河北的金兵,做出大肆反攻的架式,但愿能将金兵吸引过来。
汤怀充分体味精力,道呼延庚这里求救,便来了一句:“杜安抚要决黄河。”。
呼延庚很顺利的从张所那边取来了对杜充的弹劾,如果在汴梁,如许的弹劾就会被送到天子面前,天子借助着这弹劾,如果内心恰好想找被弹劾者的费事,就会把这道弹劾转给都堂,同时被弹劾者要停职避罪。
岳飞领下了任务,便派汤怀向呼延庚求援,临行之前,岳飞叮咛道:“只怕呼将主与杜安抚之间有些芥蒂,你见了呼将主,只说救相州百姓。”
张诚伯想了想:“这弹劾并非出自京中,也没有让圣上过目,难以让杜公美心折口服。只能我带着弹章,亲身去相州走一遭。”他叮嘱耿延禧:“你留在河间,搜捡犯警,待呼延庚被我劝回汴梁,与他对证的时候用得着。”
河北西路招安使张所迁来河间以后,一向在调和新来的流民安设的事件,他本人还顶着殿中侍御史的本官。
杜充佯怒道:“本官觉得甚么奇策,本来是去求呼延庚这个反贼,他杀了上官,朝廷要办他,你不晓得么?还去与他勾搭。”
岳飞道:“呼将主和张安抚之间的是非曲直,末将不敢胡说,可眼下大敌当前,不若向北洋军乞援。”
这倒是个思路,杜充现在还是大宋的安抚使,总得听朝廷号令。只是现在去朝廷请令,来得及吗?并且呼延庚与杜充同为藩镇,然道要呼延庚上表弹劾杜充吗?
提举河防使张悫张诚伯本官是尚书右丞,身为钦差,是代天巡狩,在河间。他的决定就是都堂的态度。
当初宗泽归天的时候,继任尚书右丞的人选有三四个,除了他张诚伯,杜充也是此中之一。也就是在张诚伯当上尚书右丞之前,杜充的官位并不比张诚伯差,张诚伯此次的调派,又是查办河北东路的事情,管不到杜充头上。
故而杜充让岳飞去求援,得救的是杜充本身,功绩是杜充调剂有方。若呼延庚事发连累起来,那也是岳飞擅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