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2页/共2页]
“首谋?谁是首谋?”
而张诚伯觉得不成,大宋的大敌始终是金人,劲敌未退而内哄,只会让天下士民寒心。
但如何应对,三位张相公却莫衷一是。
在几位相公和群臣的争论当中,呼延庚适时返回了汴梁。
“两位大王,朝廷派小臣来,万事好筹议。”
“此事你与诸位相公细细商讨,不成露了马脚,让天下士民嘲笑。”
“庶康,听你之言,是同意张天官的做法,下旨痛斥?”
张所觉得,只需一纸圣旨,痛斥反叛反贼,则乱臣贼子惧,定然捆绑首谋,偿还大政。他这个主张又被张叔夜禁止。
朱凤琏沉默了一会,又问道:“如果康王故弄玄虚,用心回京,以示明净,该当如何是好?”
“媾和?自天会三年以来,尔等要媾和,反几次复派了十几个使臣来,却没有一点媾和的诚意,先不割三镇,后又分歧意画河为界,现在我等已到长江边上,尔等要如何媾和?”
“首谋?”
耿延禧上来,行了礼。赵构说道:“起来发言。”
“贤人不必过分担忧。”呼延庚又说了一番天子性命无忧,欣喜了朱凤琏一番,分开了皇宫。
“使臣此来,为了甚么事体?”
朱凤琏望着面前躬身上奏的呼延庚,心中百感交集:“庶康,你终究来助我,不枉我对你拜寄身心。”张伯奋达到汴梁已有二十多天,朱凤琏初得动静时,六神无主。幸亏中书侍郎张诚伯,知枢密院事张叔夜,留守都御史张所都是精干老臣,向她包管天子定然性命无忧,才让朱凤琏稍稍宽解。
“不错,我大金敬尔宋乃是礼节之邦,多次想与贵国修好,总有小人作怪。此次必然要惩办首谋,以儆效尤。”
耿延禧坐在酒宴的南面,只要一张小桌子,一把矮凳子,桌子上放着半生的肉块。
“哎呀,你们这是何为,好歹也是一国使节。”完颜兀术用汉话喊道,“快将使臣放下来,上酒宴,好酒好肉接待。”
完颜兀术哈哈大笑,顺口就提了一堆割地进贡的前提,耿延禧小鸡啄米普通点头:“此事好办……此事也不难办……”
耿延禧受命出使了,他负担着摄政王交给他的重担:不吝任何代价,让金人退兵。他的老爹耿南仲为了乞降,至今还被金人扣押着,也不知这一次,能不能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