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台阁下论官途[第3页/共3页]
沈耘哪能不明白皇甫端明的意义。他也看出来了,这是一个骨子里有弘远抱负,但是宦途盘曲,现在内心怀着几分得志的人。
未几时,相互通过姓名。仿佛被范仲淹土丘下的碑文翻开了胸怀,皇甫端明与这些儒生有说有笑,竟然没有半点架子。直到差役前来禀告,说处所已经安插好了,这才相互拱手道别。
待看到撰文之人的姓名时,皇甫端明和沈耘顿时大笑。
一刹时,府衙就像是炸开了锅。闻讯之人纷繁赶过来堵在后衙正堂前头。
看世人还在正堂前围堵,吴通判厉声喝道:“都挤在这里做甚么,还不让开门路,让差役们将李知州抬到房中。你们出去几个,请城中最好的医士前来。牢记,此时不成张扬,不得让人晓得李知州身材抱恙,以免激发发急。”
公人们下认识地将吴通判当作此时府衙的主宰,纷繁服从他的叮咛,拥着李圭复回到房间。给擦汗的擦汗,摇扇的摇扇,好不热烈。
这下但是让这些儒生们欢畅坏了。
他私行开战的事情,已经推委到了李信身上,哪怕先前损兵折将,也跟他无关。但是此次,在上交给朝堂的文书中便申明,姚兕是他派去的,如果大顺城破。那便满是他的错误了。
皇甫端明驯良的态度,让沈耘愣了一下,随即躬身一拜:“既然如此,还请容下官穿戴划一。”见皇甫端明点头同意,沈耘走进里间,换好了衣衫,这才走出来。
在恭维皇甫端明的同时,这些人对沈耘也充满了感激。
而沈耘也一脸叹服:“早知此处有范公撰写的碑文,我便该当早些前来观赏。幽居读书十数天收成,不若范公一篇文章。公然,闭门造车还是行不通的。沈耘在此,拜谢皇甫公。若非公引沈耘来此,我这心中沉闷,不知何日方能消弭。”
而获得聘请的沈耘,天然不会回绝,躬身又是一拜:“恭敬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