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前方忽报夏军来[第2页/共3页]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纸上谈兵了,种将军安排好留守将领,其他诸将随本官出城,我们当即沿河实地察看一翻,各位另有甚么建议,我们实地察看以后再提出不迟。”
一起向北,首要的寨堡有乌仑寨、肃远寨、洪德寨,各寨多数建于半山腰,或是易守难攻之处,卖力保卫的正规军普通都只要几百人,余者多数是处所乡兵。这些乡兵都是本地人,闲时务农,战时为兵,朝廷不承担粮饷,但要供应兵器。
www
小股夏军出境劫掠是常事,杨逸倒没有大惊小怪,他没有当即表示定见,而是望着几个将领咨询道:“各位说说我们该如何办?”
田间有邻州的吏员在清丈地盘,杨逸看到司户参军曹承平也在其间,正忙得不亦乐呼,见到两百马队飞奔而过,田间的吏员纷繁引劲张望。
都虞侯余庆良说道:“知州大人,我们只带了两百人马,归德堡中虽说有两营驻军,实则士卒人数不敷七百,算上堡中乡兵,也就千人,是以下官觉得,与夏军硬碰不明智,还当敏捷从洪德等寨调兵赴援。”
摊开舆图,环州处于环庆路西北角,北接横山,南靠庆州,东面有定边军,和保安军,西面是泾原路辖下的镇戎军州;从横山南流而来的白马川和归德川,汇于环州北面的洪德寨,然后南流经环州城西;环州治下无县,只要大小不一的数十个镇或! 寨堡。
虽说军情如火,但刘全担忧杨逸初来乍到,并且又是文官,万一有个闪失老是不妙,是以态度不免有些保守,其他几个将军听完也多数点头附和。
并且司马光他们对外邦向来都是委宛承欢、是浅笑办事,恐怕盟国骇怪,他们从永乐城的惨败中接收到的经念,就是放弃抵当,尽量不去惹西夏,恐怕再次引来西夏的抨击,他们毫不会去想建立完整的防备体系,制止永乐城那样的悲剧再次产生,这些启事凑在一起,就导致了明天的这类夏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局面,
永乐城的惨败让大宋心悸不休,从次再不敢在咽喉地带建城,恐怕再次产生永乐城那样的悲剧。
就象此次,如果等救兵到来,估计你又只能看到夏军远去的烟尘了,而大宋也不是没想在归德堡如许的前沿地带多驻些兵马戍守,实在这些寨堡包容不了多少驻军,一但扩建,破钞庞大不说,若没有一系列的梯次配套,建起一座孤城又轻易被夏军围攻;
www第148章火线忽报夏军来
城中驻军共分东西两大营,杨逸进入西大营时,种朴正在操场边上,批示着士卒练习,见杨逸这个主官到任第一天便来虎帐,微微有些惊奇。
杨逸一马抢先,方才转过一道山坳,迎头就撞上一个急奔而来的信使,
!#
一队两百马队,风普通卷出环州北门,沿河向北飞奔而去,放眼望去,环州以北崇山如黛,翠色连天,烂漫的山花火普通开着,雄鹰在空中遨游,布谷鸟在田边啼叫,秋色盎然。
欲治环州,就得处理夏军这个祸害之源,欲治夏军,就得先治州军,这就是杨逸梳理出来的根基思路。
种朴闻之神采一喜,这些年来,因为旧党对西夏采纳的是绥靖政策,严令边将不得擅起边衅,乃至夏军入侵边将出城抗击,朝廷为了安抚西夏,也常将这些主动抗击夏军的官将贬谪,种朴等人久处西北,不知受了多少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