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6【本县便帮你一帮】[第1页/共3页]
“为何不敢?”
常知县神采略显惊奇。
韩桢豁然起家,吓得常知县连连后退。
“得了吧。”
这话倒是不假,如果没了这帮胥吏,知县立马就会变成睁眼瞎。
常知县沉默半晌,强行解释道:“官家初登大宝之时,推行新政、勤政爱民。现在只是被蔡京、王黼等奸贼蒙蔽……”
“可惜了。”
而这户农户如果去制盐厂,一个月约莫能提纯五百斤粗盐,如果设置流水线功课,还会更多。
听到一个月能分五六万贯,常知县的手不由抖了抖,面上却感喟道:“三成绩三成,便依你罢。”
常知县在心中策画一番后,皱眉道:“可行是可行,但州府官员下乡巡检,该如何应对?”
“可!”
之前虽是二道估客,可从韩桢手上拿货以后,却能翻倍卖出去。
这番话,让常知县老脸一红。
常知县神态可惜:“你若进入朝堂,定是一名能臣干吏。”
贪!
韩桢答道:“不过乎一个利字,只要使够了钱,办理好就是了。”
不然,光靠这些旱田,他何事才气攒够万人雄师的军粮和军器?
常知县轻抚髯毛,提示道:“现在青州知州乃是赵霆,此人赋性贪婪,且胃口极大。听闻离任期近,正大肆收刮财帛。只怕没有万贯,填不饱他的肚子。”
想他常玉坤当年也是有抱负,有抱负的青年才俊,硬生生被蹉跎成了这副模样。
举一国之力扶养一城,如何能不繁华。
胥吏的俸禄也是一减再减,从与官员无异,到月俸七百文加半斤羊肉,再到现在的三四百文,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
决定以后,常知县整小我气势刹时变了,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北宋缺钱,很缺!
韩桢摇点头:“很多了,今后扩大范围,变成流水线功课,一个月少说能提纯十万斤,三成分到手也有五六万贯钱。”
韩桢来了兴趣,问道:“常知县有何良策?”
别的,光晋升报酬还不可。
除了少数水田与良田以外,其他旱田耕作的性价比太低。
经济根本决定上层修建。
现在变成商股制,只拿三成,并且干的事儿还变多了。
这么简朴的事理,韩桢都晓得,在宦海厮混了这么多年的常知县不明白?
韩桢正色道:“想完整根绝贪腐,底子不成能,贪是人之赋性。如朝堂上那些衮衮诸公,哪一个不是熟读四书五经之辈。连读圣贤书,明事理的文人都贪,何谈那些底层胥吏。”
可惜,如许的环境并未持续太久,因三冗题目,加上每年的岁币支出,导致朝廷财务吃紧。
韩桢点头发笑道:“常知县莫要为赵佶脸上贴金了。端王轻浮,不成君天下,他赵佶就不是个当天子的料子。”
说来讲去,还是一个字,钱!
殊不知,东都城只要一个。
“欲想轻徭薄赋,必先清算胥吏。胥吏稳定,百姓毕竟还是会受逼迫。方才你所说三管齐下之法,有些纸上谈兵了。单单是打消世袭制这一条,便会遭到胥吏抵抗,哪怕那些胥吏明面不说,心中也会痛恨,到时只怕会生出恁多事端。”
“没有。”
重新坐下,韩桢问道:“常知县,以往朝廷是如何措置造反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