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门兄妹离散 大庆殿付杨争婚(三)[第2页/共2页]
付鼎臣出班道:“陛下!老朽命犬子前去救驾,此乃真相。”
付金奎不平道:“潘大人大哥影象有误。可我杀敌救驾,当时并无一人在场啊。没有人证,就轻而易举抹去这救驾大功吗?”
“万岁有旨,传救驾功臣上殿!”
说时迟,当时快,八大王劈手夺过她的匕首,又瞪了她一眼,向殿内高喊一声:“且慢!”腾腾腾地向大殿上走去。
潘仁美也出班道:“付大性命金奎去救驾,乃是老夫亲眼所见。金奎小豪杰不肯回城图清净,只想救驾立大功,挺枪跃马,英姿勃勃地杀回了高粱河边。这也是老夫亲眼所见……臣敢做证。”
延昭一看有八大王撑腰,心中顿时有了盼头,说话也溜多了。他理直气壮道:“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陛下!为臣当时奉了父命赶去救驾,抄巷子,往前截,先碰到辽将兀环奴要向陛下施毒手,当时陛下已昏倒不醒,故而您没有见到为臣,是为臣杀了兀环奴,将陛下拜托给厥后才赶到的付金奎,然后才返返来路,杀了兀里奚,救出柴郡主……”
六郎延昭长这么大,就没有见过付金奎这类倒置吵嘴的人!贰内心一片痛苦,仍寄但愿于究竟,究竟终归不是靠嘴说的!他点头叹道:“臣不肯在此夸功!我只想问一句,金奎兄救驾可有人证物证?”
次日早朝。皇城。大庆殿。
“万岁有旨,传救驾功臣上殿哪!”
连续串地传唤声中,杨延昭从西殿庐(早朝时的候见室)出,付金奎从东殿庐出,二人同步穿过午门,迈向了大庆殿。
群臣中有人带头鼓掌喝采,付家仿佛占了上风。
“陛下这番话就是最好的证据!”
太宗随全班执事持重地登上了丹墀,坐在了御座。待文武百官齐刷刷地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以后,他才下旨“众卿平身。”且不等寺人扣问“有事无事”,便开口命道:“传救驾功臣上殿!”
“杨家父子还会干这类事,真是贪得无厌!”
“柴郡主值几个钱?跟救驾比可差远了……”
太宗见杨业出班为儿子争功,又见呼延赞在一旁帮腔,一齐驳斥了潘仁美,内心很不痛快,便直接表态道:“遗憾的很!朕在存亡关头,只见到了忠心耿耿的付金奎,并没有见到你的六公子!”
八大王沉着地:“是吗?潘大人请讲。”
“不能那么说,人家毕竟杀敌英勇,还救了柴郡主。”
兄妹两个走偏门进入大殿,隐身在丹墀一侧,瞥见杨延昭、付金奎二人行了三叩九拜太宗的大礼,又听太宗问道:“两位小爱卿!你们究竟是谁在高粱河战役中救了朕的性命?快快从实讲来。”
做法官的,还没有调查,就直接亮了然本身的观点,这还让大师如何说呢?满朝文武大臣都跟着太宗天子纷繁群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