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勤劳的冯老三[第3页/共4页]
“快快快,多少钱,给我来一本。”
冯老三一脸对劲之色,一边在本身货担拿着图志与报纸,一边说道:“图志一块,报纸八分。”
买到图志的人,能识字的,便也本身就在一旁看,识不得几个字的,便也先看看图长甚么模样,然后到处去寻人读来给本身听听。一块钱,固然很多,一个夫役一天不过也就赚得一块多钱,但是这一块钱跟满地是黄金比起来,那就算不得甚么了。
新朝教诲用度的支出,已然成了朝廷财务开支中的首要支出。这是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事情。
只是浅显的百姓,并没有火急的汇兑需求,平常也带不了多少钱出门,便也没有火急用上纸币的需求。真正大量用纸币的,还是那些大商家,几千两银子的钱,装在本身胸前的口袋里,便也能带走,做起买卖来也就便利很多,安然性也好了很多。再也不要箱子来装,骡马来背了。也不需求不时候刻视野去守着。
日子天然是超出越好,如果时候再今后推五六年,冯老三便是做梦也想不到,本身三个孩子,竟然都因为学习成绩上佳,考上了朝廷方才建立的都城大书院。
也还会有一些瓜子点心之类的小零嘴,折扇、团扇,普通的笔墨纸砚,河间的舆图,天下的舆图,万国图,皆有。另有报纸,报纸便是每日卖得最好的。
“先拿一本给我家官人。”
开初的时候,冯老三也并不需求如此,因为只送一个儿子上书院。到得厥后,官府教诲处来人到家中,便是要别的两个女儿也必必要到书院去,这让冯老三如何也不肯意。
现在这大夏朝,中心钱庄发行的纸币不过才开端两年多。纸币固然畅通得也极好,但是官方的金属货币也另有很多,并未全数都换成纸币。也并非是百姓对于朝廷发行的纸币不信赖,因为只要拿着纸币,随便到那里的钱庄或者办事处,皆能立马换成金属货币。
“你快些啊,找钱,给图志。”
一本赚上四五个铜钱,或者赚上四五分的纸币。冯老三这一百多本,随便算算,也能赚到七八百个铜钱,或者七八块大钞。这笔支出实在不小,放在十几年前,一个男人,一个月也不过赚得一贯五六,已然是不错的了。现在冯老三赶上这类机遇,走一趟船埠,就能赚到十几年前半个月的支出。
冯老三倒是有些贸易脑筋,便也晓得捆绑发卖,好处最大化。
只要勤奋,日子天然是超出越好。
当然,生长经济还是首要的。这才是赢利的门路。
公事的管理,从笼统管理,走向权柄细化管理,便是进步。再因为科技的发财,收集的发财,质料措置才气的进步,也会开端从权柄细化管理,走向公事措置的集合化,也是进步。
“别磨磨蹭蹭的了,买,都买,多少钱。”
催促的,威胁的。冯老三便是赶紧挑起货担,转头就走,倒是也想着先找个处所把本身的货担存放一下,如此才气快速跑归去。船埠到城里,有十里地,挑着货担一来一回,怕是赶不上了,何况还要带两百本图志。
六年免费官办书院之法,已然在天下开端推行,首要的都会镇子,已然都开端实施,至于那些偏僻村落,另有待事情的进一步展开。
过得几日,天方才微亮,冯老三挑着本身养家糊口的货郎担子,便从本身的小院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