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大宋好时光 > 第八十二章 朋党论

第八十二章 朋党论[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范仲淹当即以“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说法回嘴,欧阳修亦撰文《朋党论》上奏官家,以表忠心。

且不说发起是否公道,起码范仲淹与韩琦的初志是好的,但发起刚一出来,朝廷便炸开锅,遭到了激烈反对。

凭甚么?

若不及时制止,就会留下话柄,今后再有人以之为借口,结党营私,乃至构成党争,后患无穷。

以往官员升迁首重资格,只要熬够了年份,便可调任升迁。现在却要以政绩为标准,严明考核,奖惩清楚,弄不好还要左迁降职。

虽说都对他这个天子保持着起码的尊敬,但赵祯却感遭到了四个字――离心离德。

说辞或许很标致,有理有节,然空口无凭,自说自话,难以服众。

此中人事升迁、军费开支等多方面都触及将门好处。

平心而论,赵祯信赖这些臣子的品格,正如范仲淹所言的“君子之党”,或许只是一群为国为民,忠义朴重的君子同心合力,鼎故改革罢了。

那边曾有一道珠帘,当年太后刘娥就坐在那边垂帘听政,宸纲专断。

可百官并不接管,究竟俱在,不能因为你范仲淹一张口,就倒置吵嘴。

题目出在对官员政绩考核上,级别高的处所官是由两府相公判核的。

结果是有的,看在高产的新庄稼和陈抟老祖的份上,保守派主导的言论临时让步,算是给官家一个面子。

不就是正因王素是新政拥趸,当初就是你们保举去的淮南。

但轮到淮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时,范仲淹“部下包涵”,未给好评,却也并未给差评。

现在新政提出“均公田”,没有的天然想要,可吃出来的哪情愿吐出来呢?

群起而反对是必定,“修武备”的发起就这么胎死腹中。

杨浩在玉津园是提心吊胆熬鸡汤,东都城里则是流言四起,暗潮涌动。

即便赵祯满心支撑新政,充足信赖范仲淹,但面对此起彼伏的“朋党”论调,他也不免有些坐不住了。

宰执枢相,分担文武,井水不犯河水,乃是大宋近百年来的端方与均衡。

不经意间,他正在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再有,大宋恩泽厚重,几近每个臣子都分派有必然命量的公田,算是俸禄的一部分,从而“责其廉节”,很有几分高薪养廉的意味。

现在辨别对待,保护私家,这不是朋党是甚么?

六月里,官家赵祯用几种高产新作物,稳定了灾荒带来的狼籍,试图以此禁止言论持续发酵,以天灾夹枪带棒攻讦新政。

新政推行以来,章得象、贾昌朝、陈执中、夏竦等一批重臣不同意,现在将门也颇多反对,处所上更是怨声载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