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驿道刺杀[第2页/共3页]
“不会了,如果有几队人,他们毫不会拖到现在才脱手。此名叫王越的校尉倒也算是小我才,挺沉得住气的,行刺的时候、地点,拿捏都很不错”。
~~~
“是”,赵信俯身道,“相爷,开封方面是否还会有刺杀的人马追来?”
“相爷,一向吊在我们四周的那帮家伙已经被处理了”,赵信恭声道。
不知是故意人推波助澜的原因,还是因为谎言本来就有天然的分散性,在赵光义接管御史中丞李昌龄领衔敬呈的“应运统天睿文威武大圣至明广孝天子”的尊号后,关于新皇“弑兄杀侄”的传言,却毫无消弭的迹象,并越来越广为人知,成为了茶馆、北里里人们窃保私语时的最好谈资。乃至,“谎言”已经逾出了京师开封府的范围,向大宋全境分散,大名府、应天府都前后呈现了公开传播“谎言”而被捕的市贩小民,并且,竟然军队中也呈现了类似的环境,稀有名仁勇校尉、陪戎校尉便被告发曾聚众私议“斧声烛影”之事,固然只是几名低阶武官,但军队中呈现了质疑的声音,这本身就足以令赵光义感到一丝镇静。并且,“谎言”越来越有落空节制的趋势,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斧声烛影”的实在与否,而开端细细地考虑此中的细节。比方“斧声”到底是赵匡胤反击时掷斧收回的,还是赵光义用斧头亲手砍杀兄长时收回的,便呈现了很多的争辩。各种分歧版本的“斧声烛影”开端相互合作,并且越是详细、越是血腥的版本,仿佛越有市场。
比及赵光义终究想起刺杀赵普一事,并扣问老寺人王继恩成果时,早已是赵普安然到达相州半个月今后的事情了。当赵普在相州接到开封方面的动静――赵光义竟然自上尊号,并急不成耐地在“开宝九年”的年底将先帝编年拔除,取而代之的,又是“承平兴国”如许一个独特的年号,赵普不由嘲笑道:“新年号竟然有四个字之多,真是别致,又是‘承平’,又是‘兴国’,倒蛮成心机”。在赵普模糊的影象中,在汉武帝建立年号轨制以来,仿佛只要三位君主用过四个字的年号,别离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建武中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承平真君”以及武周武则天的“天册万岁”。但是,刘秀是一个朝代的初创者,拓跋焘是黄河道域大一统局面的初创者,如何看,赵光义都跟他们扯不上边。看来看去,他倒只和那位篡唐自主的则天女皇有些共同点了――两人都是谋朝篡位者,“承平兴国”与“天册万岁”的年号,亦颇相神契,在赵普看来,二者一样好笑。
“诺”。
“相爷,已分开京师百许里,至公子的人马也已在策应途中”,赵信在一辆马车边陈述道。
“撤”,黑衣将军心知入彀,判定放弃行刺打算,命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