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开封流言[第3页/共3页]
“那我们还能够从水路到达淮水、避开赵光义的追杀后,再从南边陆路折回徐州,请李使君在徐州誓师讨伐赵光义”,种师成对峙道,他但愿借助徐州刺史李谦的禁军,策动对赵光义的讨逆战役。
“越王勾践弘愿得成,不在于三千甲士,而在于两个字――哑忍,若非十年卧薪尝胆的哑忍,戋戋三千越甲,又岂能亡吴”,赵德芳顿了顿,又道,“师成,孤绝非畏首畏尾之人,以堂堂之师讨逆灭贼,固所愿耳。只是若兴兵戈,苦的,终究还是中原百姓,父皇一再偃武修文,信赖他的在天之灵也不肯看到大宋复兴兵戈。以是,我们现在需求的,是哑忍。信赖孤,终有一天,我会让逆贼授首,为父皇讨回公道的”。
世人皆觉得是。
“父亲,漫衍‘斧声烛影’的流言,孩儿明白,是让天子焦头烂额地应对皇位危急,从而偶然安闲布局截杀我们,但为何还要再编造一个德芳殿下的讣闻呢?”赵承煦不解道。
“殿下,我们为何非得去吴越呢?”种师成不解道,“我们何不潜往贵州,您好歹兼着贵州防备使的职事,若以贵州为据点,揭穿赵光义的弑君罪过,然后振臂一呼,讨伐逆贼,天下忠义之士,一定不纷繁影从”。
“请父亲赐示”。
“所谓‘嫡宗子担当’,只是一个礼法上的制高点罢了,为父不是甚么学究、冬烘,又岂会汲汲于一个名分。那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为父之以是始终果断反对先帝立德芳为皇储,恰幸亏于他太夺目、精干了,老夫已经帮手过一代创业之君,不但愿他的继任者仍然如先帝般贤明神武,不然,相权将永久被压抑于皇权之下,老夫又岂能真的口衔宇宙、手握乾坤呢?”
“殿下,我们现在如何走?”在陈留郊野数十里处,种师成等扣问道。
“父亲,您有对策了?”赵承煦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