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生财之道[第2页/共4页]
刘康家里开杂货店,更是常常和质库打交道。
他摇点头,又去下一家。
这时,前面不远处俄然传来一阵辩论声,“我去奇石馆问过了,你这块石头是假的,把钱还给我!”
“一两就一两,让你占个便宜,卖给你了。”
小萝莉朱佩下午没来,范宁单独占用一张桌子,顿时舒畅了很多,他俄然发明和小萝莉坐一桌倒也不错,能够常常把持一张桌子。
范宁一眼便瞥见了周员外所说的奇石馆,在十几家店铺中,它的范围数一数二,不过范宁又发明另有一家小店铺名也叫奇石馆。
他点点头,“要银子!”
内里的掌柜接过玉看了看,“上品羊脂白玉,品相还不错,时价在五贯钱摆布,遵循端方,我收四贯钱,你卖不卖?”
“既然他也姓徐,那中间老者就是他的祖父吧!”
只要太湖石到了他的手上,范宁就休想再拿得归去。
他重重往地上啐了一口,“还奇石馆呢,心比老子的脸还黑!”
刘康笑了起来,“我还在想哪天偶然候带你去逛逛,那边确切很风趣,运气好还能淘到一些好东西。”
“算了,我们还是去看石头!”
这条巷子本来叫做奇才巷,现在已经改名为奇石巷,一条长达一里的巷子里密密麻麻集合了数百家小摊子。
李掌柜一眼便盯住了范宁手中的太湖石,笑眯眯道:“这位少郎,能不能把你手中太湖石再我给鉴定一下?”
宋朝文人对抚玩奇石的痴迷已经到了一种病态,一点不亚于对茶的痴迷。
两人顿时面面相觑,世人一阵大笑,墨客心中一阵懊悔,只得低头沮丧地走了。
不但卖太湖石,像雨花石、寿山石、青田石这里都有,但还是以太湖石为主,巷子里格外热烈,还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前面跟在一个掌柜模样的中年男人,身材矮小,正点头哈腰送他们出来。
范宁已经跑得无影无踪,想追也追不到了,李泉心中悔怨万分,只得狠狠一顿脚,带着一肚子肝火回了奇石馆。
这时,从店铺里走出两人,一个六十岁摆布的老者,穿戴儒袍,头戴峨冠,长得白发童颜,很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气。
范宁眼睛俄然盯住了书内行中的太湖石,书内行中的太湖石竟然是一只圆柱体,上面充满了菠萝格一样的小孔,看起来就像一只精雕镂空的笔筒。
“有个前辈奉告我,看太湖石就像看人一样,要精美、要有美感,刚才那块石头固然像骆驼,但你不感觉有点粗笨吗?”
刘康将范宁拉到一边,指着白发童颜的白叟道:“那是府学首席传授徐大儒,传闻他在我们镇上有家店,估计就是这家奇石馆了。”
“如果是真太湖石,我会两贯钱卖给你?”
自古以来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大家,统统能考上科举的士子,几近都是从小刻苦攻读,十年寒窗可不是说说罢了。
这里实在是太湖地区最大的花石集散市场,各种小摊贩多达数百个,另有一些大店也在运营花石,比如奇石馆,就是这里最大的店铺。
“我们这里没有退货的端方,要不然我们亏损了又找谁去?”
再向后,真正亿万年构成的太湖石已经没有了,几近都是人造太湖石,太湖石才跌下神坛,走入平常百姓家,乃至于随便某个公园,都能看到几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