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抗金[第5页/共6页]
(2)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光复很多失地,史称郾城大捷。
次年春,率军于常州(今属江苏)截击完颜宗弼军渡江北归,前后于净水亭、牛头山(均在今江苏江宁西南)、靖安镇(今南京西南)击败金军,光复建康,升通、泰镇抚使,驻屯泰州(今属江苏)。继受命进援楚州(今淮安),在承州(今高邮)等地与金军鏖战,因众寡差异,被迫弃泰州退守江南。绍兴元年(1131),附属江淮招讨使张俊,率部转战于江南西路和淮南西路,击破盗匪李成军;招降张用,迁神武右军副统制。
岳飞平生廉洁洁直,从不计算小我得失。有人问他:“甚么时候天下才气承平?”,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承平!”。他平生对峙抗金,身经大小战役百余场,何尝一败,保卫了南宋群众的生命财产,是以遭到历代群众的尊敬。
建炎三年(1129年)仲春金军奔袭扬州,宋高宗仓促出逃,经镇江府到杭州。玄月金兵渡江南侵,赵构又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至明州(今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流落海上,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军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光临安府。
6天子乞降
1178年(淳熙五年),谥武穆。
折叠编辑本段汗青评价岳飞抗金是在女真贵族对南宋的战役中掳掠残杀,对处所经济形成严峻粉碎的环境下停止的。他保卫了群众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明生长程度,合适泛博群众好处,是公理的,功劳不成消逝。岳飞平生廉洁洁直,从不计算小我得失,是以岳飞应当是一名具有优良品格的杰出的抗金豪杰。
建炎三年(1129),随军南撤建康(今南京),附属江淮宣抚使杜充,任右军统制。随都统制陈淬在马家渡(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北)隔绝金将完颜宗弼军渡江,因诸军皆溃,孤军难敌,力战后退屯蒋山(今南京紫金山),整饬所部,招收散兵游勇,自成一军,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等地,多次得胜。
五年,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都统制,受命弹压洞庭湖地区杨么叛逆兵。
二年,北宋亡,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即帝位。岳飞上书反对宋室南迁,力请高宗赵构北渡亲征,规复中原,被撤职。转投河北招安使张所,任中军统领,随都统制王彦北渡黄河,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