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耻[第2页/共11页]
金兵越来越逼近。徽宗惶恐烦恼,拉着蔡攸的手说:"没想到金人会如许!"说着气塞昏倒,颠仆在床前。群臣赶快灌药抢救。徽宗复苏后,索要纸笔,写道:"皇太子可即天子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3)金国第一次撤兵
攻燕之战把宋朝的腐朽衰弱,透露无遗,徽宗、王黼、童贯等却自称是"不世之功",大肆道贺。童贯上"复燕奏",把一系列败仗说成是败仗,吹嘘"班师还师"。王黼、童贯、蔡攸等都加官进爵。百官纷繁上表庆祝,又立"复燕云碑"纪功。北宋王朝亡国期近,徽宗君臣却欺人自欺地沉醉在所谓"复燕云"的"胜利"当中。
第一阶段,西路完颜宗翰于公元1126年9月5日和第一次攻宋一样从大同解缆,第二天破宋张灏军于文水(今在山西),1126年9月21日克太原。东路完颜宗望1126年9月8日从保州解缆,当天破宋兵于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县)、中山(今河北定州)。1126年9月15日,攻陷新乐(今在河北)。1126年9月26日,破宋大将种师中于井陉,取天威军(今河北井陉县),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4)金国第二次攻宋
亡国的宋钦宗赵桓。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去金营。当金人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时,随行的李若水抱着宋钦宗,不让他脱去帝服,还骂不断口地斥责金报酬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部下措置他。李若水骂不断口,被宗翰的部下分裂咽喉而死节。
《**语》载:"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
宋室南迁、南宋和金国南北对峙
今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体例,建议调集雄师驻屯黄河两岸,制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宋钦宗准奏实施,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以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庞大的军事用度会被华侈,回绝采取种师道之言。今后种师道愤恚致疾,乃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