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少爷我像不像中堂?[第2页/共3页]
赵国栋捏了捏,内里大抵有几两碎银子,此次却没有半点推让直领受在了兜中。情面归情面,事情归事情。
担忧了几天的事终是叫处理了,任谁都欢乐。
贾大全笑呵呵的叫杨植从速给少爷把饭热一下。
贾六陪着干笑,他算听明白了,分在外务府的三等拜唐阿实际就是宫廷编外职员,本质属于打杂的。并且晋升空间也就在外务府打转,纵使能混成内大臣,也没多少实权。
赵国栋“嘿嘿”一声:“好处所,边区!”
二等拜唐阿则是分在京中各大衙门、八旗都统衙门任杂职,或在处所驻防。
原则上各旗现任六品以上,侯补五品以上的兄弟子孙年满十八岁尚无差事者,都要呈报本旗都统衙门造册,以备遴选。别的旨意上特别夸大国初编入汉军各旗四品以上官员子孙,合适前提者不成遗漏。
“小六子如果能补进拜唐阿,你家多数就不消出旗了,这算不算双喜临门?”赵国栋呵呵笑着从贾六递过的果盒中拿了一块柿饼塞进嘴中,吃了一口“嗯嗯”说好吃。
坐在边上的贾大全喜的都不晓得是翘左腿,还是翘右腿好。
贾家爷俩从速客气的将赵国栋送出院子,临走时在儿子几次眼神催促下,贾大全将一个红封袋子塞在赵国栋手里。
“那就是披甲了。”
“拜唐阿么,倒不是甚么官,不过却很有前程...”赵国栋放下烟袋,给贾六大抵讲了下拜唐阿的性子。
贾大全当年为了不去回部兵戈,自个把自个腿都能摔断,这会又那里舍得儿子去边区刻苦犯险。
“六子最好是能考上二等,如许就能在咱本旗衙门吃上份皇粮,一年有十来两呢。今后好生当着差,我再帮着些,还愁短了家里的?”赵国栋乐呵呵的抓了一把花生,一边剥一边往嘴里丢。
“就是给给宫里当差。”
“这么跟你小子说吧,你如果能当上拜唐阿,咱旗里普通人必定比不上你,那汉人就更别说了...
“吧嗒”一下,赵国栋吐出个大大的烟圈,一脸舒畅。
起首,拜唐阿真不是官,因为没有品级。
十来两很多了,朝廷给旗人的俸禄口粮不过一年23两(满蒙33两)。
贾六扑灭火折子,顺势问道:“赵叔,拜唐阿是甚么官?”
“那就如许,回吧。”
贾六缓缓转过身来:“栓柱,少爷的模样像不像能做中堂大人的?”
更何况这拜唐阿买官还能打折,岂不是大清给贾六爷量身打造的职位么。
贾六这边却不想跟赵国栋一样一辈子都在六七品打转,因为都统衙门的高官都叫满洲、蒙古把持了。
见老赵把系在腰上的烟袋解了下来,贾大全从速叮咛儿子:“愣着干甚么,还不给你赵叔装烟燃烧!”
贾大全也是连连点头,说可不能分到外埠满城。去是轻易,返来就难了,弄不好一辈子都得留在那。
“三平分在外务府。”
朴拙感激“神经神仙”同道慧眼识猪,主动帮助贾中堂步入大清政坛,成为本书第三位盟主大佬!
他是真不晓得拜唐阿是个甚么玩意,听名字仿佛是满洲畴前的官名。
这话当然是逗贾六玩了,这等机遇多少年才出一个。
赵国栋说此次太后万寿,皇上特地降旨着满、蒙、汉八旗遴选后辈充补拜唐阿。
赵国栋听乐了,解释说宫中的拜唐阿不是寺人,而是属外务府管的“吏”,划一半个笔贴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