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坑媳妇儿[第2页/共7页]
前面另有两首,一首的头句“红云十亩何人栽”改成了“红云十亩接天来,碧荷万里何人栽”,一首的第三句“海棠春信潮初落”改成了“海棠春信香已断”……
最后,康熙这边点了一首诗出来,一问是谁作的,竟然是李光地宗子李钟伦,顿时夸奖了一番。
顾怀袖展开一看,倒是一怔。
写成后,悄悄一吹,便将纸裹了递归去,小盛子拿了就办事儿去了。
张廷瓒瞧见张廷瑑还在内里,放下帘子,考虑了几分。他是个少见的明白人,跟着张英混了这么多年,心机极其通透,乃是张家这一辈儿中一等一的聪明人。
张英晓得藏拙,他李光地虽不需把本身儿子藏着掖着,也总要谦善一点,这平白就点了个彩头给本身儿子,算是个甚么事儿?
“昨夜雕窗桃花瘦,目前石溪随水流。此春将随此风去,西陆那边蝉声旧?”
顾怀袖只感觉头疼,直接将这纸条一团,支出袖中,提笔就在纸上落了一行字“铁锤一敲三震,可解连环九珠”。
若想不被人曲解,就站出来,堂堂正正光亮正大地让人看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首咏春调化自庄啸;中间两首瞎掰,最后一首扯谈。
本来胤禛还在思考,可一看这字,俄然想到甚么,再一看那诗,顿时了悟。
可最后一首,就有些惊人了。
顾怀袖今儿打扮得不是很素净,可真跟清清秀秀一朵芙蓉娇花,别说是站在世人面前,就算是坐在这角落里,也跟能晃着人眼一样。
眼瞧着康熙高欢畅兴去换便服,李光地傻了半天,转头瞥见张英:“张大人,这……”
横行天下九州……
没一会儿,张廷瓒返来,见到张廷玉在此,真是大惊失容。
诗稿被分红了几沓,呈上来,里里外外都是年青的公子,等着这彩头下来。
除这二人外,另有海宁杨中讷为第三,又因为一样的“一甲久无北方士子”的启事,被康熙黜落下去,拔了顺天府大兴县的黄叔琳为探花。
张廷瓒忍不住去看张廷玉,这一首除了前面两句是张廷玉的,前面可都是人顾三改的。
可康熙这里就不一样了,他“咦”了一声,眉头就已经皱紧了。
李光地跟胤禛都喊康熙“黄先生”,三德子喊“黄三爷”,“黄三爷”自称“我”,小盛子喊胤禛“四公子”,这就齐活儿了。
康熙今儿早上听奏折可听得火大,幸亏他还是个明君,要换了别人,怕早把李光地骂一顿了。
张廷玉倒是一看被康熙放在桌上的下联,眉头皱紧了。
小盛子才悄悄抄了上联过来,看都不看就往那边塞:“至公子,您文思敏捷,这一回可靠着您了……”
康熙渐渐翻着,那边的戴有祺是看不下这些小家子气的东西的,只对付地看完了,李光地也没感觉有甚么好,勉强圈了几首出来。
康熙本日表情还不错,前儿河工案也没影响到贰表情,好歹结了事情,让能臣靳辅顶了之前王新命的位置,拔为了河道总督,赶着就上任去了,想来这江南春汛的事情不日就能措置好。
只要张廷瑑,跟那李光地家的至公子李钟伦打成了一片,对这统统一无所知。
李光地不由得叹了一声,仿佛非常可惜。
兴趣却俄然没了,康熙起家,摆了摆手,倒是带着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