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十三行[第1页/共3页]
也不知在黑暗中沉寂了多久,易满足俄然有了知觉,听的到河水的活动声,模糊的说话声,鼻端也嗅到淡淡的脂粉香,想展开眼,却发明如何也睁不开眼,不但睁不开眼,也发不出声音,连根小指头都动不了,仿佛没有身材似的。
十三行行商开张停业不是甚么希奇事,但象兴泰行如许的倒是少见,兴泰行在十三行中排名并不靠前,入行时候也不长,不过才七八年时候,竟然就欠下了如此巨额的债务,天然分外惹人谛视。
模糊的说话声垂垂清楚起来,“……听闻宝顺洋行的颠地,克日在游说一些港脚商,筹办联名向总督府递交禀帖,控告兴泰行……。”
年逾五十的昆官――易允昌手中捏着一份《广州周报》,舒展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的踱着,兴泰行被外商控告,固然早有预感,可一旦成为究竟,还是令他感到极度不安。
一向在门外候着,协管行务的易知书赶紧排闼出去,他是易允昌的宗子,刚过而立之年,从道光十年孚泰行建立之日起,就一向帮手打理商行,不但熟谙商务,并且说的一口流利的广东英语。
颠地的行动这么快?几个十三行后辈不由的面面相觑,严世宽呆了一呆,对着几人拱手道:“劳烦几位尽快将乐仔送回府,鄙人先行一步。”说着一顿脚,快步分开。
“没眼力的东西,没见我正忙?”
这究竟是死了?还是没死?是灵魂出窍了吗?他感到一阵发急。
那小厮哭丧着脸道:“少爷,一伙子外商今儿一大早,到承平门外递了禀帖,将老爷告了,全部西关现在都传遍了,老爷严令,着少爷顿时回府。”
世人正一片乱糟糟之时,一个小厮气喘吁吁的跑上花舫,一眼瞅见严世宽,赶紧唤道:“少爷,少爷。”
天垂垂亮了,小厮李忠贵表情忐忑的守在易满足的床边,内心暗叹不利,谁能想到少爷在花舫上喝个花酒,竟然还能掉到河里去,但愿菩萨保佑,少爷能安然无恙,不然这模样回府,自个铁定是要被打的半死。
“叮咛上面,有夷商来访,不消通报,直接领出去见我。”易允昌说着挥挥手,道:“去吧。”
甚么意义?世人都是一呆,严世宽赶紧上前一步,道:“但是病情凶恶?”
待的日头升起老高,见易满足仍没有醒来的迹象,李忠贵有些担忧,凑到床前轻唤道:“少爷,少爷。”
易允昌担忧的是,以十三行现在的景象,绝对没法在短期内了偿如此之高的债务,这必将会激发放贷外商的发急,从而纷繁上门催债。
“设法?欠了两百多万,粤海关和十三行象盯贼似的盯着,还能有甚么设法?”
过夜在画舫上的几个十三行后辈听的动静也纷繁聚了过来,一个个表情忐忑却束手无策,也没人拿得定主张,这易满足如果有个甚么三长两短,他们一个个怕是都脱不了干系。
易知书不敢再废话,点头道:“孩儿顿时去办。”
;
见他出去,易允昌扬了扬手中的报纸,道:“英商控告兴泰行一事刊载在《广州周报》的头条,这必定会激起外商的发急,少不了会有人上门催债,你去跟那些个有友情的茶商丝商们谈谈,看可否赊一批茶叶生丝,代价能够高点,别的,盘点一下货栈,将囤积的货色全数抛出去,低价,乃至是亏蚀也在所不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