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 藩属国[第2页/共2页]
朝廷不缺文臣武将,倒是奇缺经济之才,此子年纪悄悄,便沉稳精干,杀伐勇敢,长袖善舞,敛财有方,假以光阴,必能成为一代经济大师。
易满足却被他夸奖的有些脸红,正待谦逊两句,邓廷桢倒是兴趣盎然的道:“满足还精擅西学经济之学,现在洋人大肆私运鸦.片,导致白银流失严峻,满足以为当如何应对?”
最后,就是对外贸易的良性循环,大清要学会向洋人采购对大清无益的商品,让西洋各国与大清的贸易逆差顺差变的小些,变到西洋各国能够接受的境地,洋人天然就情愿做合法买卖,不去私运鸦.片。”
他如此不遗余力的夸奖,天然是听出邓廷桢成心汲引易满足的意义,当然要借着这个机遇为易满足争夺些好处,何况他夸奖的也不为过,易满足确切博学多才,精通西学,善于经济。
从大帆海期间中西方开通海贸以来,两三百年间,大量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入中国,乃至于西洋已经无银可用,但贸易又不能停止,因为西洋需求大清的茶叶丝绸瓷器布匹,是以,洋人才会不择手腕,通过鸦.片私运赚取白银以保持与大清的贸易。
大清海岸线冗长,由辽宁而广西,何止万里?鸦.片私运乃是暴利,洋报酬之甘冒巨险,海内犯警商贩又何尝不是如此?表里勾搭之下,冗长海岸线上,那边不能登岸?如何能够不准私运?”
邓廷桢顿觉浑身镇静,本来觉得这易满足不过就是一个稍稍有些脑筋的商贾,不想竟然是一个深谙经济之道的大才,浅笑着看了易满足一眼,见他沉稳如顾,不亢不卑,顿起爱才之心。
鸦.片私运,白银外流,这跟西学经济学有毛的干系?易满足暗自腹诽了一句,才道:“鸦.片私运一日不断,白银外流一日不止。”
“鄙人倒是有些肤见。”易满足毫不谦逊的道:“要根绝鸦.片私运,制止白银流失,应当三管齐下,一则严禁鸦.片私运,水陆两路严查,一旦查获私运烟贩,非论洋人国人,一概投入大牢,或重罚或正法。
不过,因为鸦.片而导致大清的白银向外大量流失,确切是得不偿失,鸦.片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大清要构成良性循环的商贸,必须学会向西洋采办对大清无益的商品。”
一向没吭声的伍秉鉴听的这话,便知这一关过了,表情一松,当即替易满足回道:“回部堂大人,满足偶然科举,性喜杂学,尤好西学,固然幼年却博学多才,对西洋经济之学很有研讨。”
“当然不是,大清现在已是天下贸易体系中不成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职位,岂能禁海,岂能封闭国门?”易满足沉声道:“非是鄙人危言耸听,大清一旦禁海,海疆必起战事,英国绝对不会答应大清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