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真尴尬[第1页/共2页]
易满足倒是听的后背冒汗,赶紧笑道:“诸位别听他瞎扯,不过是胡乱读了几本书罢了……。”说着,他伸手谦逊道:“诸位,随便坐,没有长辈在场,我们不必拘那些个虚礼。”
“楼上楼下各预备四桌。”
“等等。”潘仕明一脸骇怪的道:“这副春联出自那边?”
听的这声喝赞,潘仕明起家笑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君湖兄到了。”
一众学子多数在十八九到二十出头之间,相互间也甚是熟谙,当即说谈笑笑的随便落坐,潘仕明扫了世人一眼,才看向易满足,道:“满足,大师都是被报纸吸引而来的,你本日才是正主。”
;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易满足双手一摊,点头耸肩,鬼子气实足的道:“我可没那么好的文采,信手拈来的,阿谁,刚说到那里了?”
跟着喝声,就听的楼梯咚咚作响,一行身着青边蓝色长袍的年青人鱼贯而上,易满足一看便知这是文澜书院的一帮人到了,内心不由一喜,没想到文澜书院的这帮学子来的如此早,完整能够分为两拨分开谈。
四人略一酬酢,易满足就笑道:“鄙人私行做主,以则诚兄、长青和鄙人的名义请一众平素有来往的行商后辈前来漱珠桥酒楼集会,还望二位包涵。”
先前伍长青已经问过他这个题目,潘仕明晓得这是可贵的机遇,当即毫不游移的道:“能参与筹办影响力如此庞大的报纸,实是仕明之福,只恐力所不逮,难当大任。”
四人落座,易满足就解释道:“今儿聘请世人前来,是想与大师一起商讨办报纸和创办钱庄的事情……。”
“水本无华,相荡而兴潋滟,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其事者居多。”潘仕明站起家,豪气的道:“就冲这句话,为兄就接过这副重担。”
易满足被他问的一愣,这是黉舍挂的一条标语好不好,天晓得出自那边?难不成还是出自先人之手?轻咳了一声,他才道:“记不清了,仿佛在哪本外文小说里见过。”
“哦?”潘仕明打趣道:“长青夙来心高气傲,也有五体投地的时候?”
“好联!绝妙好联!”楼下传来一声大喝。
“心折口服。”伍长青笑道:“不平不可……。”话未落音,就听的楼梯响,侧首看去,就见易满足、严世宽两人连袂而来,两人忙起家迎了上去。
“差未几两桌吧。”潘仕明笑道:“一份发行东南数省的报纸,这吸引力可不小,很多人感兴趣,不过,我只请了行商后辈。”
文澜书院是由十三行行商捐资的,十三行后辈大多都是文澜书院读书,伍长青也不例外,一众学士都熟谙他,也晓得他夙来心高气傲,等闲不肯服人,见他对易满足如此推许,一个个都是大感惊奇。
潘仕明侧身一步,笑道:“来来来,给诸位引见一下,这位是孚泰行的易满足,方才的绝妙好联就是出骄傲足之口。”
四人赶紧起家相迎,不及酬酢见礼,一个略微有些清秀的青年便径直问道:“方才则诚兄吟的这副绝妙好联是谁作的?”说着他朝潘仕明、伍长青点了点头,看了严世宽一眼,将目光定在易满足身上。
易满足也不谦让,点了点头,站起家,环顾了世人一眼,道:“先问大师一个题目,对大清而言,广州是甚么?”